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354天,2023.10.31
这两天看《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一书,以及听林烝增老师的“焦点解决取向与叙事治疗的外化技术”,让我对外化又有了新的理解。外化最核心的是将人与特定问题分开;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本身也不是问题,人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如何将人与问题分开呢?即赋予“特定问题”以生命,或为问题命名、或拟人化之、或外在化(用它、这个来替代问题等)等。命名是关键的一步,一旦可以为“问题”命名,则意味着,问题从人的身上剥离开了,问题不在依附于人身上、与人共生。人与问题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既可以坐下来平静地对话交流,更可以谈合作、协商接下来的相处方式。有时候给问题命名或凭借身体的感受而拟人化/物化问题是不太容易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咨询师的协助,发挥咨询师的作用。首先在听懂的基础上,听懂来访者被什么所困,困扰若用一个词、一句话来描述是什么,这个“什么”可物化成什么,然后通过“外化”的语言让孩子“跟上”,如,咨询师问:“最近谁跑到你身上,怎么看你变得不太一样了?功课也不写,心情也很不好。”孩子:“是愤怒跑到我身上了……”再如,将“家暴”命名为“恐龙”;吃掉快乐的独角兽等。其次,要对外化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问题与人之间的互动、影响,人的作用所在,以及问题困可能带来的帮助,接下来的相处模式等,而非止于“命名”。比如探讨,如何没有被“恐龙”给整死?靠什么活下来的?等等。这样的探讨,会让人的作用得到肯定和强化,进而也扩大例外经验和调动内外资源。实际上,外化的作用是将人与问题拉开距离后找例外、找资源、找支持系统、找改变的一小步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