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位同事在结婚后发出感慨:“本来以为爱情应该是轰轰烈烈、天雷地火的一场生死契阔;却没想到最终迎来的,是平淡如水、波澜不惊的相濡以沫。”对于爱情,人们往往都是理想大于现实,却不得不服从于现实。因此,很多时候,人们叫嚣“再也不相信爱情”、“爱情早已不存在了”等等,但实际上,别人的情爱经历,更容易引发我们的感慨。
包容,并不等于爱。
好多年前,看《安娜·卡列尼娜》,总觉得安娜的最终结局是咎由自取。相反,卡列宁在整个事件当中的表现,却颇为隐忍大度,甚至令人怜惜。但为什么人们还是偏向于同情安娜、而去谴责卡列宁,个中必定有我还未领会到的深意。
几年后再次重新翻开这部巨著,才理解了安娜面对卡列宁的宽容时的愤怒:一个与自己共同生活了数十年的男人,面对背叛自己的女人,能不带感情的说出“原谅”这两个字,那么就代表在这个男人心中,这个女人是无足轻重的。这一切只不过是他展示自己大度与宽容的工具之一。
在卡列宁的世界里,没什么比他的个人名誉和仕途前程更重要的,为了名誉,他宁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为了声誉,他宁可保持形式上的婚姻,也不愿做出改变。他极度的包容下面,遮盖着的是他的胆怯和虚伪。安娜一步步的逼近式的、带有报复心理的出轨行为,在卡列宁面前,就像石子打落在深潭里一般,一点波澜都没有激起。这才是最令人愤怒的根源。
说白了,这就像先生生活中的夫妻冷战一般,即便你揭瓦拆房,另一方却一点回应都没有。就像对着一口深井大喊了一声,等了好久,都没有等到回音一样,这种绝望才是令人发自内心的恐惧的根源。
爱,并不等于幸福。
沃伦斯基与安娜,大概是文学作品中令人唏嘘的真爱之一。虽然沃伦斯基纨绔浮夸,虽然安娜离经叛道,但他们相爱。即便是两个人矛盾升级、各自分开,但爱情这条线,还是存在与二者之间。不然,在安娜卧轨之后,沃伦斯基也不会自责到发疯的地步。
而在《失乐园》里,凛子和久木的爱情,也着实令人唏嘘。能穿破世俗的谴责,不顾一切的寻求爱的极致,共赴爱的极乐胜地,不能不说其中没有爱情的功劳。
而最终,安娜选择了报复性的自杀行为,凛子和久木则以相拥的方式共赴极乐。这些看似绝望、无助的结果,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同情和理解。他们的离经叛道,依然是离经叛道。人们在观赏完文学作品中令人唏嘘的故事后,更多的是合上书本。夸赞一下作者的睿智和辛辣,仅仅少部分人,才会透过这些或悲或喜的故事,总结一些爱情经验,以期应用到自己的寻爱之旅当中。
爱情,是什么?
《安娜·卡列尼娜》里,安娜曾说:“假使他没有听到过爱情这么一回事,他是永远不会用这个字眼的。他不知道爱是什么。”
那么,爱是什么?
对于平凡的人来说,可能《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主动放弃田润叶对自己的感情,才是爱。因为作为平凡人,少安可能明白,自己的放手,更能成就润叶的幸福。
对于处于理想世界中的青年男女,或许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感情,更值得大家赞扬。虽然一个是省报记者、一个是下井的煤矿工人,但他们因为共同的信念和理想,结成了分不开的一对。
而对于功于名利的人来说,爱情,是什么?《红与黑》里面的于连之于德·瑞那夫人,更多的是利用和借而上位。《安娜·卡列尼娜》里,卡列宁对安娜的感情,明显的少于自己对与功名利禄的追求。在保障自己的功名利禄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才有了对安娜的适当的、相敬如宾的表现。
在感情至上者的心中,爱情就是一切。为了获得纯粹的爱,安娜宁可孤注一掷,以献生的方式获取沃伦斯基的专情;凛子和久木宁可共赴黄泉,使得这份情爱保持纯真之态。即便世俗诸多羁绊,但宁为爱情故,一切皆可抛!
而对于大多数平凡的人来说,爱情更像是生活的佐餐之料。像《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列文和基蒂,经历过挫折和打击后,获得了难得的情感归属;却又在日复一日的回归于平凡的生活中,摩擦出各种矛盾和担忧,又在共同的生活理念下,达成一致,过起了平淡又有点啰嗦的日子。
我们求什么?
即便年少时,制造了无数关于爱情的幻梦;即便成年后,经历了几段或纠结或难忘的感情;即便如今已经成家立业为人妻为人夫,但我们依然不懂爱情。
很多朋友在看到明星们分分合合的新闻后大声感慨“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却忽视了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或许就有相携跨越半个世纪的经典例证。
作为平凡的生活者,我们很多时候并不善于说爱,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爱情陪伴。一个习以为常的相互扶持的动作,一只走路时伸向自己的大手,一把雨天里遮避自己头顶三寸天空的雨伞、一句看似平常的“吃饭没有”都浸润着来自爱情的成分。如果没有当初的你侬我侬,则不会有今日的习以为常;如果不是昨日的情牵魂动,也不会当下的克制和忍让。
爱情最为宝贵的存在方式,或许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的生活磨砺下,被磨成更为细腻的因子,点点滴滴润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最最不能引人注意的细节当中。
总之,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形式,我们只能拿来欣赏,不宜拿来比较或模仿。善待自己和身边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才是爱情保鲜的最佳方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