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广大路口开了一家“通灵台”,是广州最早的电影院之一。“通灵”二字反映出中国人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不久城隍庙附近也开了一家,叫“镜花台”,意思是从这里可以走入一个疑幻似真的奇妙天地。默片(无声电影)时代,电影院常用广东音乐在现场伴奏,二弦、三弦、高胡、椰胡、洞箫高奏着淋漓畅快的广东音乐,观众十分过瘾,甚至把广东音乐称为“国乐”。电影院的座位分为许多等级,名称都起得很好听。1925年在明珠影画院看一部无声电影,包厢为3.5元,明珠位8毫,和平位4毫,大同位2.5毫,花园椅1.5毫,至于明珠位与和平位有什么区别,只有进了影画院的人才知道。这是超级豪华的享受了,在十八甫的一新影画院,最贵的二楼散厢座位,也只3毫。
自从1930年4月,西堤二马路的中华画院首次放映派拉蒙公司有声片《红皮》,标志着有声电影来到广州,顿时风靡全城。到1934年,广州已有21个电影放映场:永汉路的中国电影院、永汉戏院、南关影画院,西堤二马路的中华影戏院,十一甫的模范影戏院,长堤的明珠影画院,惠爱中路的明星影画院,民乐影戏院,新华影画院,下九甫的新国民戏院,中山戏院,长寿路的和平戏院,十八甫得的一新戏院,中华南路的华民戏院,大德戏院,太平沙的天星影画院(除华民及各天台放映场外,均已放映有声片)。此外,还有广州、红棉、大佛三家电影院在兴建中。各影院的总座位数以逾两万。(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