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石榴花开简书-新星专栏犁 布 德 文
读书笔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读书笔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作者: 吉山比尔 | 来源:发表于2021-03-26 16:59 被阅读0次

今日继续静读《中庸》。

最近的阅读,让我有了恍惚感。读着两年多年前的经书,却是没有一点的时代隔离感,竟是没有一点的时光的错乱感。千年前的社会文化问题,现在还存在,并有愈加严重的趋向;千年前的思索与现实,似乎就如同昨日的经历一般,仿若就在跟前,就在眼前。

古之君子重德修身,遇事反求诸身,力求精进;而我们那,抱怨着上天不公,怒很着大地不平;沮丧着自己不是一个官二代富二代,羡慕着香车宝马挥金如土。似乎我们除了抱怨与归罪于外,就从来没有从自身上找一点点的问题与缺陷。

总之,我们已经活在了别人的世界,唯独没有正视自己,认清自己。将别人的飞黄腾达当自己奋斗的目标;将别人的豪车豪宅当作自己的真爱。物质的丰富与便利,将人情稀释的几近苍白;利益的驱动,将人类的和谐与温馨彻底碾碎打破。走在大道之上,苦苦寻觅,似乎再也找不到那种传统了几年前的传统美德“仁”。

今日读到下面这一句时,犹如喝了一壶百年古茶,品尝出了历史的厚重,品尝出了文化的典雅。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其意思为:孔子又说:“凡是一个人,能够勤勉好学,这就接近智慧了。同时,他还尽力去学以致用,力行善道,着就接近仁德了。同时,他还懂得了经常反思自己,知错就改,诚实勇敢的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如果做不到,就感觉羞耻,这也就接近勇的德行了。

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好学”“力行”“知耻”三种美德,当然就会知道如何修身自立之道了;一人知道如何检点自己,知道如何修身立德,自然也会延伸知道如何正己正人治人之道;知晓了修己治人之道,那也就不难明白如何为政治理天下了。

回想《中庸》的开篇之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纲领,显现出子思所得师傅曾子之教的内名之学的精粹,然后讲解个人学养的日用,最后归为至善的中和常驻的境界,这便是传统儒家学说的精华。

“天命之谓性”便是智德的根源;“率性之谓道”便是仁德的行持;“修道之谓教”是有勇的功用。因智德而能证得天人合一的天命之性!

读此书之前,对“做个好人”的概念模糊,怎样才算好人!今日当是清晰了诸多,那便是“好学”“力行”“知耻”也!也就是要求我们拥有一颗知耻的善良慈悲之心,知行合一!

相关文章

  • 力行近乎勇

    力行近乎勇 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首先说,孔子说的没有错。好学,然后可以知...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 意思是:好学...

  •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

  • 力行近乎仁

    【出自】:语出《礼记·中庸》 【原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

  • 哲思短章

    1、修身 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讲:“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简而言之,好学...

  • 《中庸》句解第九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

  • 商务礼仪(二)

    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好学近乎知 这里的知,是知识,智慧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好学,就接近...

  • 法家思想篇二

    耻 《礼记•中庸》中“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句话可解释为爱好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爱...

  • 心底祝愿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勇者斗狠,仁者斗志,好学者斗学问。故学富五车,不如勤奋好学。文言文,现代汉字,...

  • 作文素材——经典名句(二十二)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ts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