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散文城市故事
儿时的记忆——五院篇(一)

儿时的记忆——五院篇(一)

作者: 杨亚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9-08 18:27 被阅读1247次

在南岸玄坛庙之上有一条仁济路,这条路的得名源于一座百多年前兴建的医院——仁济医院。始建于1896年的重庆仁济医院,是清代由英国传教士樊立德创办。

60年代的五院全景

仁济医院也就是重庆第五人民医院的前身,这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我对五院的记忆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60年代初,那时我3岁多,在五院托儿所全托。

                      托儿所

五院托儿所在疗养科的院子里,是一幢青砖洋瓦的别墅。当年传教士在玄坛庙创建了仁济医院的住院部,疗养科有三栋别墅就是他们的居所。1951年仁济医院由重庆军管会接管后,疗养科的三栋别墅有两栋就改为宿舍了,留下了一栋为医院托儿所和婴儿室。记忆中,托儿所的小床是白色的木质床,对于三岁的我来说,那个床栏杆很高,我还不会翻出去,因此,很多时候我就是坐在小床里自己玩,

托儿所里还有婴儿室,医院的女职工生了小孩,产假满了后就要上班了,孩子就在婴儿室里由阿姨看管。上班期间会有喂奶时间,这时候妈妈们就来婴儿室喂宝宝。

五院托儿所的环境很好,独栋别墅,房子的一边是一片草地(后来那块地种上了棉花,我们又叫那里“棉花地”),另一边是一条小路,旁边有一棵很大的黄桷树,那树枝尽情地伸展,庇护着一大片领地。树下有一张石桌子和四个石凳子,长大了一点的我们也常常在那个地方办家家酒。

当年五院托儿所的小朋友合影,最上面一排是老师和阿姨,倒数第二排中间为喻院长和李书记

托儿所的一楼有餐厅、游乐室、浴室、婴儿室,二楼是我们的寝室了。三楼是角楼,堆放杂物的地方,阿姨不准我们去上面。印象中有一个万所长,她的女儿叫万欣(名字不一定对),还有一个熊阿姨,后来熊阿姨离开后就是朱老师,张嬢嬢(佘妹的妈妈),李阿姨(周亚敏的妈妈)。

餐厅里两边是小朋友的餐桌,中间吊了一大块厚厚的帆布,帆布下面穿了一根木把,夏天热,阿姨就摇动那个大帆布,风就吹到坐在两边的我们,这样吃饭不那么热了。

托儿所有专门的食堂,灾荒年的时候,我们还是有白米饭。当然,馒头里面也混有松针,小朋友的大便上就有一根根的松针立在上面。托儿所也常常给我们熬骨头汤,汤里也有看见排骨。那时厨房的师傅是丁伯伯,他个子不高,对我们很和蔼,还记得他拿着一个长把汤勺,边舞边说,差点摔跤,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很小被读全托,但心里是非常想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每次妈妈送我到托儿所我都要大哭一场,那简直就是生死离别的情景。我还记得,一路上妈妈都在对我说,到了托儿所就给妈妈再见,下个星期六妈妈就来接你回家,我也答应了,但是妈妈要走的一刻,我死活不愿分开,抱着妈妈的大腿声嘶力竭地大哭:“妈妈不走,妈妈不走......”,妈妈还是走了,我又朝着妈妈的背影边哭边喊:“妈妈再见,妈妈再见......”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泪眼朦胧。

1963年六一儿童节,五院托儿所小朋友在弹子石文化馆剧场外面合影

一次,我独自在托儿所外面的黄桷树下玩,几个阿姨在聊天,也没有注意我,我太想回家看妈妈了,转身朝着回家那一条路走去。从疗养科大门出来后我就直奔饭堂,因为穿过饭堂那条路我就可以看见五宿舍我的家了。走到饭堂外面,我怎么就看见了小舅舅,那是中午时分,他到食堂打饭,他看见我就问:“妹儿,你啷个出来了?”“我想妈妈了,我要回家”,他一听是我自己跑出来了,就对我说:“来我背你走。”我很高兴地趴在了舅舅的背上。哪知他背上我转身就朝托儿所方向跑,我在他的背上哭喊着我要回家,他根本就不听,我急了,在他的肩膀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后来他回家给妈妈看,那一块肉是被咬出了血,肿了。那次后不久,妈妈接我回家,我读走读托儿所了。

我和渝薇的友谊是1962年在托儿所建立的,那时候粮食还是很紧张,很多人得浮肿病,我妈妈总是省下粮食给我们,她也肿了。有一段时间,我爸爸每天可以拿回家一个二两的馒头,后来才听妈妈说那是爸爸去参加体力劳动每天得到的食物。我那时候非常瘦弱,爸爸就把馒头给我,让我带到托儿所去吃,渝薇的爸爸每天早上给她一个蛋糕,她也带来托儿所,我们就把馒头和蛋糕都分成两份,每人有半个馒头和半个蛋糕。我清晰的记得我们分蛋糕和馒头的情景。分的时候,总有一半比另一半稍稍大一点,但我俩总是让对方先选,每次都要推辞很久,把大的一份让给对方,最后还是我俩都闭上眼睛,然后拿一份给自己,那个情景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觉很温馨。

相关文章

  • 儿时的记忆——五院篇(一)

    在南岸玄坛庙之上有一条仁济路,这条路的得名源于一座百多年前兴建的医院——仁济医院。始建于1896年的重庆仁济医院,...

  • 儿时的记忆——五院篇(四)

    住院部外面 住院部外面有五宿舍、六宿舍,还有疗养科,另外在黄家巷也还有医院的宿舍。 我家就住在...

  • 儿时的记忆——五院篇(三)

    住院部里面 进住院部大门左边斜坡上面就是住院部大楼,这栋大楼建于1924年,10年后落...

  • 儿时的记忆——五院篇(五)

    疗养科 疗养科以前的外国人住的地方,整个环境非常好。大门两边有独立的房间,那是花工陈伯伯的...

  • 儿时的记忆——五院篇 (二)

    大门口 印象中的五院住院部的大门,晚上11点钟是会关的,两扇黑色厚重的木门关上后,里面会有...

  • 时光......一篇儿时的记忆

    那是星期六,我在家整理房间。最近我特别喜欢收拾我屋里那些不起眼的角落,因为它们堆放着我很久以前保留下来的小物品。也...

  • 儿时记忆--吃货篇

    每当想起小时候,一种味道就会涌出来,儿时总是甜的,一年四季吃各种各样的东西。 我的成长是在村子里度过的,小时候的味...

  • 第1075篇~儿时记忆

    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深圳晴 下午5: 00临时接到同学的通知说要聚会 ,一般这种聚会我都很少参加 。这次...

  • 儿时的记忆(一)

    我打小就爱吃鱼,家人都说我是属猫的。小时候爷爷一有空就到河里去捕鱼,不管鱼大小每次都有收获。到不缺鱼吃,但有一件关...

  • 儿时的记忆(一)

    今生卖花,来世漂亮。 白兰花,在我家这边叫黄果兰。 儿时没有零花钱,小小的人看着有摘黄果兰穿了针线卖给路人的老奶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记忆——五院篇(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dn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