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021年年度写作读书营 430天一起读写作 打卡 拿奖学金齐帆齐微课
读蒋老师的《野藕记》,勾起我记忆中的凄美爱情故事

读蒋老师的《野藕记》,勾起我记忆中的凄美爱情故事

作者: 燕子李三marie | 来源:发表于2021-03-06 11:03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第6篇,2520字数,共累积12806字数】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追蒋坤元老师的连载小说《野藕记》,大家可能很好奇,我为什么会追着看这部小说呢?

采野藕

大家都知道,蒋老师是一名老牌作家,也是一名网红作家,简书上也有很多评价蒋老师的文章。不过,从读者的视角来看一部作品,是否会引起我们的兴趣追下去,主要还是在于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内涵,而非作家本身。

驱动我一直持续关注蒋老师这部小说《野藕记》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情节。我主要是被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所吸引,继而时刻挂记着他们往后的命运,并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祈祷,期待有一个好的结果。

另外,我也被蒋老师简洁精悍的故事文笔中透露出来的朴实无华的情感所深深折服。读蒋老师的文章,不管是短篇,还是长篇连载小说,我丝毫没有那种读起来特别费劲的感觉。他所用的语句都是短小精悍,从不拖泥带水。我试图去学习蒋老师这种文风,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文章中能够从蒋老师这里学到点皮毛。

蒋坤元

回到小说本身,《野藕记》主要讲述的是六十年代农村的一对自由恋爱的男女青年,如何突破层层阻碍,追求自己的纯真爱情的故事。同时,小说以人民公社制度为背景,讲述了在人民公社这种大背景下,当权者如何滥用职权,实现自己的一己私利。

在那个自由恋爱尚不盛行的年代里,大多数的青年男女,基本都是经过媒人介绍,互相认识,继而结婚生子,过一辈子。而《野藕记》中描写的农村青年石头和阿兰自由恋爱之后,追求自己纯真爱情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们邻村有一对类似石头和阿兰的男女青年追求爱情的故事。只不过他们的爱情不似石头和阿兰的爱情,那么的纯真,却也让人感觉更悲壮和决绝。

这对男女青年,男的叫赵建国,女的叫刘春凤。他们分别是我们那边一个乡村企业家的上门女婿和儿媳妇。讲到这里,大家估计更好奇了,这上门女婿和儿媳妇,俩人之间谈情说爱,这不乱伦了吗?

其实,真相远不是大家表面看到的这样简单和丑陋。

我们邻村的这位乡村企业家,很有眼光和魄力。他在我们那一带,率先承包土地,种起了万亩西红柿,靠着这个行当,快速的发家致富,当起了我们那边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后来又投资办造纸厂,进一步抬高了身价,也养活了我们那一带的父老乡亲。周围几个村子里的青年男女,凡是能下地干活的,都到他那里去求得一份活儿干。

在那个年代,除了背井离乡,到城里去干些搬砖盖楼的体力活之外,很难找到除了庄稼地之外的挣钱活计。加之陕西人恋家,不愿意远走他乡费力赚钱养家糊口。如果能够在家门口有这等好差事,大家都是求之不得。所以,我们的这位乡村企业家,也是老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和大恩人。

人们都说上天对每个人是公平的,他给你一些东西,也会带走另外一些。你相信吗?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的。我们的这位乡村企业家,生意场上春风得意,而家里却是一团糟。

大家都懂得近亲不能结婚的道理。而我们的乡村企业家,年轻的时候,他家里人让他和远房的表妹结婚。当时他们想着远房亲戚,应该不会有啥问题,也就没在意。

结果,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他们结婚之后,生了一双龙凤胎,女儿是一个傻子,儿子是一个瘫子。这让他们夫妻俩曾经一度痛不欲生,他们害怕再出现这种悲剧,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生小孩。

眼看着这对儿女到了适婚年龄,家里也不能绝后啊!所以他想给儿女安排对象,安顿好他们各自往后的生活,也了却一桩他和老婆的心头事。反正自己有钱,不愁没人愿意嫁他们儿子,娶他们的女儿。

乡村企业家告诉媒婆,他会不惜花大价钱给儿子娶媳妇,给女儿招上门女婿。对方家穷不要紧,关键是要未来的女婿和儿媳妇,必须四肢健全,男的帅气,女的漂亮贤惠。

赵建国和刘春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进了他们的家庭。

赵建国的家里,兄弟姐妹五六个,家里非常贫穷,父母实在无法给每个孩子安排嫁娶事宜。赵建国当初听媒婆说乡村企业家招上门女婿时,他也曾心动过。不过,他一想到那个女儿是一个傻子时,他就望而却步了。只是,他最终没有熬过父母亲。他的父母看着一穷二白的家,在媒人三寸不烂之舌的一再劝说下,他的父母坚持把他送上了乡村企业家的门。

刘春凤的家里,也是一样穷得叮当响。当媒人找上门时,她的父母,碰上这种好差事,即使知道对方是一个摊子,也心甘情愿将女儿送过去。那时候,要是能和乡村企业家攀上亲戚关系,那多荣耀啊!女儿的幸福,早被这做爸妈的,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这种你不情我不愿的背景下,两对男女的结合,也毕竟注定了他们的悲剧结果。

乡村企业家给他的双胞胎儿女,同时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可是,谁曾想到,就在这个婚礼上,赵建国和刘春凤,一见钟情。俩人为自己的悲惨命运感到悲哀的同时,也互相怜悯起对方来。

赵建国每天看着傻子媳妇,一点碰她的欲望都没有。刘春凤对着摊子老公,当知道这摊子老公还不能人道时,刘春凤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赵建国和刘春凤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俩人用眼神交流彼此的爱意。

日子久了,他们对现有的生活厌烦秃顶。一个大胆的私奔计划,在他们各自婚后几个月的日常接触中,慢慢成型。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当人们都还在熟睡中,他们俩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那个村子。至于他们去了哪里,无人知晓。

事后,听人说乡村企业家对此大发雷霆,一病不起。他也差人去找过他们,结果都无功而返。

多年之后,想起这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也为这对农村的青年男女,不甘受命运的摆布,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敢于站起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勇气,所折服。

我生于七十年代,而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八十年代。那时候的我,也就十几岁,不懂得太多情情爱爱的道理。只是听村里人到处在议论这个事情,老一辈的人骂赵建国和刘春凤忘恩负义,而像我大姐那样同辈的年轻人,背地里满满都是对赵建国和刘春凤俩人行为和勇气的极力赞赏和羡慕。

我不知道在那个七八十年代,有多少青年男女,会像赵建国和刘春凤一样,不甘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努力争取改变他们的命运。我在想,如果我是刘春凤,或许也会像她一样,不顾家里的反对,做出类似的举动。

哪怕前途茫茫,但是至少,心有所依。只要两个人心心相印,其它的身外之物,都可以靠双手来创造。

现如今,乡村企业家早已故去。他的那对儿女,我不知道后来的情形如何?而赵建国和刘春凤,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不知他们过得可好?

就像宋青老师在《新纽约客》中写的那句话:

尽管各家都各自烦恼着自己不如意的事,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照旧没心没肺地升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蒋老师的《野藕记》,勾起我记忆中的凄美爱情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jj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