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抖音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喜欢独处的人都是达到一定境界且很厉害的人。呵呵,不经意间就让自己成了很“厉害”的人。
儿时的我活泼开朗,很合群,特别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跳皮筋,踢沙包,跳大绳,抓比试,滚铁环,玩攻城,弹玻璃球等等,感觉童年时光多是和伙伴们聚集在一起玩过来的。
那时每家都有几个孩子,家长是顾不过来的,多是大的带小的。自有记忆后,感觉那时没有独处过,要么兄弟姐妹,要么玩伴,身边总不缺人陪伴。任少先队大队长后,更是有点娃娃头的味道。
已不记得是怎么被选为少先队大队长,只记得那时是班长,或许是当时的我很热心(老师说我像电影里的李双双),乐于助人,爱管闲事,人缘好,朋友多,学习也不错的缘故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在上高中以后就有所转变,已不再喜欢热闹,不喜欢扎堆,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应对未来的高考上。
大学期间相对要好些,毕竟四年的住校更容易让大家彼此了解,增进感情并建立友谊。
与学生时代相比,走向社会后人与人之间关系要复杂的多,毕竟有利益关系,真正的友谊很难建立,像我这样较真的人更是难以结识新朋友。
所以,工作后结交称得上真朋友的很少,除了一个三十多年不离不弃的挚友,再就是我的两个师傅,还有两个闺蜜,一个知己,其他要么是普通朋友,要么是同事关系。
退休后,更是缩小朋友圈,屏蔽了一切无效社交,不去外求,只注内修,让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不是自己讨厌的样子。
我不喜欢张扬,不喜欢八卦,不喜欢没品位,不喜欢没素质,不喜欢不善良,不喜欢有心机,不喜欢刁蛮,不喜欢苛薄,不喜欢负能量,不喜欢迎合,不喜欢虚伪,不喜欢做作,不喜欢炫耀,不喜欢冷漠,不喜欢没吃相,不喜欢邋遢,不喜欢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不喜欢走路晃悠,不喜欢挑人毛病,不喜欢不留情面等等。而自己喜欢的是如下这段话所表述的样子:
女人最好的闺蜜是独处、空间、读书、音乐、养花,不聚集,不八卦,宁可孤芳自赏,也绝不同流合污,在烟火里谋生,在月光下谋爱,在文字里谋心,在音乐里谋魂。
如今的自己,不去在意别人的眼光,不管遭遇如何境遇,始终保持善良,一如既往地修炼,让自己不在执着,变得更包容、豁达。如此便不会轻易被外界干扰,内心宁静,更容易接纳曾经看不惯、难接纳的人和事,释怀也变得很简单易行。
静下心来,随心而行,做自己喜欢的自己,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和朋友,真是不经意间就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喜欢并能够享受独处的人。
过去,处于更年期初期的自己曾让抱怨、不满、易怒等消极情绪笼罩着自己,似乎让原本优雅、自信的本色尽失,值得庆幸的是那不过短暂而已。
如今,头脑清醒、恢复正常的自己,少了对工作的热爱和无关紧要之事的执着,更多的精力都付诸于我爱和爱我的家人身上,更在意家人的感受,也更关爱他们,对朋友也更加理解和包容。
如此,感觉内心更豁达敞亮,每天用充满阳光的心面对生活,在感受生活美好的同时,也让开心快乐去感染家人和身边的朋友们,让自己保持清醒,保持善良,始终做一个拥有满满正能量之人。很欣慰,上苍是公平的,因我善,赐我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