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享,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谦,坤上艮下,山高而在地下,如人之上位者能谦卑下士之象,故曰谦。本《集义》中卦辞为“享,君子有终”,其中享疑为亨之误,可能排版或书写错误。常见资料中,卦辞为“亨,君子有终”,与本书有异。亨,顺利。享在此无法解释。裒,减少之意。
卦辞总体意为:顺利,亨通。君子终将有所成就。
象辞意为,山伏于地中,以高居下,这是谦之象。君子裁多补少,量物多寡公平发放。
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马太福音宣扬的所谓马太效应:“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西方的神,不过就是中国普通人的水平而已。
朱熹曰:谦者,有而不居之义,止乎内而顺乎外,谦之意也。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于其下,谦之象也。
高而能下,尊贵而能屈下,谦。信陵君迎侯赢于夷门,谦之至矣,终有侯赢朱亥窃符救赵之报。
愚案:济,施也。谦也者德之柄也,心虚故自轻。“颜子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其志。”盖依于仁而乐在陋巷,疏食饮水,请益于克己复礼,卑以处牧,有终于天地之准绳。此乃人道好谦,柔弱胜刚强之所在也。
《集义》编者以《论语》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在孔子讲学时,从不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但观察颜回私下与人讨论时,却能将孔子讲学的精髓发扬光大的例子,说明颜回的谦逊和大智若愚的品格。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初六处谦卦之最下,谦而又谦者,以此谦卑之态度,涉大险大难亦无碍,吉。象辞说,谦谦君子,以谦卑的态度,自我修身养性。
涉大川,徒涉大河,喻指冒险涉难。
愚案:谦道之初,谦卑之君子以柔处下,自牧明其心而涉大川,获吉也。
初六为谦之初,阴爻居下,谦卑柔顺而处下,以此心态,即使冒险涉大川,亦能获吉。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鸣,声名闻于外。象辞意为,以谦德而声闻于外,坚守正道就会获得吉祥。六二阴爻得位居中,谦而正,谦积于中,故象曰“中心得也。”
苏轼曰:雄鸣则雌应,故易以阴阳唱和寄之于鸣。谦之所以为谦者三,六二其邻也,上九其配也,故皆和之而鸣于谦。
苏轼指出,九三爻为谦卦之主,六二邻于九三。但谦上爻为阴,为上六,非上九,此处《集义》可能有误,从卦上来看,九三与上六相应,应为“上六其配也”。
愚案:谦之以柔,鸣之以心,致中和以得其吉也。
六二以柔居中,谦德积于心,声名闻于外,以中正平和,故得吉利。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九三为谦卦之主,也是谦卦唯一的阳爻,阳刚得位,群阴之主,是大臣之位,任劳之象。故卦辞意为:有功劳而又谦让的君子,终会获吉。象辞说,这样的人,众人皆服。
《河洛真数》云:“阳居下卦之上,群阴之宗,大臣之任。有功劳而能谦者也。又须君子行之有终则吉,万民之所尊服也。
也只有君子处九三之位,有劳谦之德,才能终获吉,万民尊服。意思是,如此重任之位,如果落入小人之手,则必凶。
愚案:老子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谦巽而不失刚健之行,无私于己身而万民归焉,《系辞》云“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集义》编者以老子《道德经》论圣人无私故成其私,来说明九三劳谦而万民服的道理。巽为风,为至柔顺之物,故谦巽即谦逊顺从之意。
六四,无不利,㧑谦。
象曰:无不利,㧑谦,不违则也。
㧑,举,即发挥之意,亦为佐,辅助之意。六四上近尊位,下乘九三之刚,能无往而不利,正是因六四阴柔得位,有谦逊之德,不违反法则的缘故。
王弼曰:处三之上而用谦焉,则是自上下下之义也,承五而用谦顺,则是上行之道也。尽乎奉上下下之道,故无不利。指㧑皆谦,不违则也。
处九三之上而能以谦道自下,近五之尊位,则以谦道承顺于上,尊上谦下,故无往不利。指㧑,同指挥,王弼认为㧑同挥。
《河洛真数》云:上承谦德之君,非谦则傲。傲者违承上之则也。下承动劳之臣,非谦则忌。忌者违待下之则也。不违则适其宜也。惟谦则施之上下,无不利矣。
《河洛真数》认为六四上近尊位,下承功臣,本为险境,唯以谦之道施之上下,故能无不利。
愚案:《说文》云“㧑,裂也”。马融曰“㧑,犹离也”。段玉裁注云“㧑谦者,溥散其谦,无所往而不用谦,裂义之引申也。”无不利于人而溥散其谦,与事不违天则也。
㧑,亦有裂、离的意思。溥,普遍的意思。故㧑谦,也可解释为广施谦德,处处以谦逊待人。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不富以其邻”,泰之六四爻辞亦有此句。小畜九五则“富以其邻”,结合谦卦象辞“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来看,不富以其邻,应是均贫富之义,与邻者共富,这是天下大同的理想。对那些不服王化,不遵大道,冥顽不灵的蛮夷,则不得已而用征伐,故无往不利。
王弼曰:居于尊位,用谦与顺,故能不富而用其邻也。以谦顺而侵伐,所伐皆骄逆也。
王弼则认为,六五居尊而谦,故能以德服人,不需财富亦能得邻之用。
愚案:《左传》云“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不以富责其邻,以谦之道侵伐其骄逆,征者无有不服也。
《集义》编者引左传释侵、伐之别,亦认为是侵伐骄逆不服之人。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谦逊之德,声闻于外,利于用兵讨邑国。邑国,卿大夫的封地,这里指自己的属邑。因过于谦逊,反受人欺,连属邑都反了,故志未得也。不得已对属邑用兵。
上六为谦道之极,阴柔得位,下有九三阳刚之应,故有鸣谦之德。志未得,指过谦反受欺。
愚案:鸣其谦而处柔之上,未得同心,故用行师征治其邑国也。大学云“家齐国治天下平”也。
上六鸣谦阴柔而乘六五之上,欲得九三之应援,却有六五、六四之阻隔,谦之极反受欺,故不得已返回去征治自己的属邑。这也是大学所说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