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
我不聪明,在几个姐妹中,从小到大一直表现平平。奋斗在教育战线的父亲有时回家,总要给我们姐妹出题,不是背诗就是算数,这是最让我害怕的地方。
那时我盼望父亲回来,但又怕他提问,每次算着父亲该回家时,都会很纠结,总要提着一颗心。但该来的总会到来,父亲对我们很温和,所以看到父亲的笑容要比母亲多。
背书,三姐在我们几个中背的最快,记性最好;小妹机灵脑子活,背的也很利落;弟弟小时最讨喜,即使勉强通过,父亲也会鼓励于他;反而我背书总要落在最后,大家都快速背完出门玩耍,老末背诵才轮到我。
时间长了,可能父亲也接受我的不聪明,不再要求我快。我也不和他们争抢,只把父亲规定的背会即可。等下次父亲回来检查,他们背时吭吭哧哧,只有我背的最熟最完善,父亲要求严厉,必须过关。姐妹都在复习时,我反而拿着父亲新教的诗坐在一边熟悉。
我的行为让他们惊诧,自认为我是最笨的那一个,却不被惩罚,当时弟弟还以为我有做弊嫌疑。当众背诵时,一字不差,才让他们刮目相看。
这以后,他们不再笑我笨,每次父亲回来提问,反倒成了他们的负担。
其实我知道自己,生怕落后于人,就要独自努力,有时他们晚上和母亲在一起,我就回奶奶屋,躺在床上睡不着,我就给奶奶一遍遍背父亲教的诗。奶奶大字不识,听我背的顺流,还直夸我用功读书。正是在他们不自知的情况下,熟练的背诵才博得父亲的奖励。
这世上聪明的人太多,如果自己私底下再不努力,不止被嘲笑还要被嫌弃。
那时,家里有文化的二爷和二婶看我有时和他们讲小说里的人物,引经据典,讲的头头是道,都夸我聪明,其实我那是聪明,只不过爱看书而已。
我清楚我自己,在家大人多的姐妹中,我一直都很平庸。想要引起注意,就要付出努力。这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从父母和家人相处中,琢磨出的唯一取胜法宝。
鲁迅说: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所以,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就是一平常女子,一切想要得到的东西,都要靠努力去争取。既然大家都是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不妨试试,看谁能笑到最后。
2.
不要因为没见到别人努力的过程就盲目地去迷信天赋。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天赋,而是行为。懈怠的人把天赋当才能,勤奋的人把努力当才能。
杨绛老先生在翻译方面颇有造诣。她精通英语、法语,48岁时又自学了西班牙语。
杨绛学习西班牙语的时候已经年近半百,无任何语言环境,从零开始。她的“天赋 ”就是每天用固定时间来背生词,做习题,从不间断。
从1959到1962年,历经了1000多天的不懈努力,杨绛的西班牙语终于达到了可以翻译作品的水平。
从零到精通,与天赋无关,全靠汗水成就。
3.
很多人都有天赋,但如果不加以发挥,天赋就只好被埋没了。
如果你认为天赋对一个人很重要,所有的成功是以天赋为基础,那就错了,相信你肯定读过《伤仲永》这篇课文。从小天赋过人的小仲永,天资聪明,忽一天向父亲要书背诗,出口成文,这让父亲大喜过望。当友邻给他润笔费以示鼓励时,父亲就以生财为目的,天天带他出去游历。结果好好的一个天才儿童不加以引导,没有知识丰富的天赋,彻底被平庸替代,沦为一个普通人。
4.
马云是我们大家众所周知的风云人物,看似光鲜的背后,却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如果不是他当年的坚持,也就不会有现在风光的阿里。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
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而纯洁的年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她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着他,那句“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后来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
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看到马云的人生之路,你认为他现在的所有成绩是因为天赋高吗?不,没有强大的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许今天被人瞩目的就不是他而是别人。阿里巴巴是马云走向世界的一个传奇。
5.
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为了取得一张大专文凭,完全靠自学来完成,过程的艰辛无以言说,既然没有聪明的头脑,那就靠勤奋成就。十三本书,一本本全部用“啃”来拆解,自己慢慢领会,思考,深入,整理,达到融会贯通,没有耐心和毅力难以坚持到最后,通过八年的苦苦坚守,拿到大红的毕业证书时,我真的喜极而泣了。
假如你有天赋,勤奋会使它变得更有价值;假如你没有天赋,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这句话好像专门为我这样笨笨的人而量身定做,勤奋的确弥补了我先天太多的不足。我很感谢中国的自学考试,它让我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让我从浮躁变得沉静,从幼稚变得成熟,从无知变得有知,从自卑到自信的一次大的跃迁。
如今,我找到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写作,在这方面我依旧没有天赋,可我却愿意去努力,去学习,并为之忍受寂寞和孤独。因为没有人能帮你建立知识体系,没有人能帮你读书,这个东西只有你自己能做到。
想写作,你就要掌握许多知识,而知识的一个特性在于,需要经过努力、经过积累和沉淀才会化作你骨子里的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这需要过程和时间。但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去弄懂那些太复杂的东西,不喜欢思考,只喜欢简单易懂的东西,这就注定了金字塔底端的人群永远会大于顶端的人群。
唯努力与写作同行!
%22s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