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麦,六十三岁,瘦瘦高高的,肤色如同他的姓,小麦色,眼睛很大,双眼皮仍然很明显,整天笑呵呵的。
老麦年轻时一定是个美男子。
十五年前,他从临县来到这里,和小区里的徐婶结婚了。徐婶只有一个儿子,当时在外地读大学。家里一个老妈,加上老麦,三口人。
老麦在加油站打工,上一天一宿,歇一天一宿。
歇息的时候,老麦不是来我的店里聊天,就是在车棚里和别人打扑克。
老麦脾气好,又能说会道,很有人缘。与徐婶相安无事地过着日子。
时间如梭,转眼俩人的孩子(老麦也有一个儿子在外地,只是从来没来过)都各自成家立业了,两个孩子都很优秀,时不时地给他俩汇钱,令我们很羡慕。
去年秋天老麦突然回老家了,两个多月才回来,一回来就要离婚。大家都很惊讶,老麦开始数落徐婶的各种缺点,而且直接找了一家老年公寓住下了,并且到法院起诉离婚,要赔偿金三万。
我说:“你吃住在徐婶家,穿戴、生病、洗涮、人情往来,哪样徐婶差你了?你还好意思朝徐婶要三万赔偿金?”
老麦理直气壮的说:“我退休两年半了,一年两千七,十四年多少钱呢?三万还多?”
我说:“没退休前你也没挣两千七,而且你打工十年前每个月才一千左右,你还不是有固定工作。”
老麦一会儿说徐婶她妈唠叨,一会儿说徐婶对他苛刻,蛮横无理。总之,徐婶一无是处。
徐婶不愿离,找人说和,老麦铁了心急切离婚。
两个月后,老麦离婚了,赔偿金也没要成。
老麦神经气爽地开始了老年公寓的单身生活。
正月里,老麦来店里聊天,说:“我又找个老太太。”
我很惊讶,问他:“啥时候找的?”
他笑呵呵的说:“两个多月了,人可懂事了。”
两个多月?这什么速度啊?
老麦自顾说着:“她有俩楼,这个楼正装修呢,装好,我们就搬上去。我工资全给她,我又找了一个打更的活,一个月八百。”
我说:“你这是换汤不换药啊,老模式,只是换老太太。”
老麦说:“男人比女人抗老,女人比男人长寿。只要有工资,老太太有的是。我回我家那,有两个老太太都相中我了!”
我说:“你又重复一遍旧模式,有什么必要?”
老麦说:“我这回,只过日子,不登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