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以前家门口有一家服装店,店主是个安静内秀的女子,服装店很小,大概7、8个平方。里面的衣服也不多,都是店主精心从市场上挑选出款式比较不错的。可能是环境布置的比较舒适,加上衣服款式很不错,老婆经常会去逛逛,明明知道他们这儿的衣服是二道买过来的,价格也不菲,但因为经过店主的细心挑选,还是很有特色的。所以有时候也会买一两件。
有一天开始,店里陈设了很多男性衣服,一问,说是为了扩大品类增加销量,没多久,又卖起了儿童服装,小小的店铺很快就变成了杂货铺一般,完全没有了当初的小巧和精致。老婆很少去了,偶尔路过也就在门口看看,并没兴趣再进去逛逛。就这样转型之后,没多久小店就挂牌转让了。
第二个故事,我出差经常在外吃饭,最经常吃的是大娘水饺和牛杂汤,营养又好吃。我知道的所有的大娘水饺,基本都只卖水饺和汤,最多加一些小零食。我想吃水饺,就一定会想到大娘水饺。有天路过杭州东站火车站,杭州东站的大娘水饺颠覆了我的想象,除了水饺和汤,还有面,还有饭,还有粥,还有包子,还有炒菜,我想店家的想法是,总有一款留住你吧。
我照例点了一盘水饺和牛杂汤,结果牛杂汤,名副其实的是汤,少少的几根牛杂,也都是牛肝。作为一个想吃水饺的客户,应该是不会去这家店的。而想吃炒饭和面的客户,大概率也不会去这家店。也难怪,店面的人少得可怜。
第三个故事,家门口有一家酸菜鱼店,整家店,只做酸菜鱼,店面干干净净。你进去之后,服务员正常迎客、接待,你感受不到任何特别的之处,但你也不会感受到任何不愉之感。走进这家店,就像回到家一样,所有的交流、沟通和服务,都是自然并不浮夸的。
从菜色来看,只有用火杀黑鱼做的酸菜鱼,其他只有配菜。所以从菜色的品类来看,很单一。但从菜的质量来看,片的好,不仅很薄,而且没有骨头。烧得好,端上来的时候,血色刚去,肉质非常嫩。不夸张的讲,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酸菜鱼。店面返修过几次,生意越来越好。只要想吃酸菜鱼,就会想去这家店。
所以,切记多元化发展,人的注意力都是很有限的,只能关注少数几件事情。一个人对事物和对人的判断,通常会贴上标签,比如说,这个人靠谱,这个人是渣男,这家店吃肉有特色的,这家店是黑店。你要做的,就是为自己打造一个标签,通过这个标签可以吸引到一部分消费群体。
比如说这家吃酸菜鱼的店,定位就是做最好的酸菜鱼,对于想吃火锅烧烤的消费者,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群,但只要想吃酸菜鱼,就只会想到他们。
这样的策略就很好,千万不要想通吃所有消费者,这就等于没有定位,消费者一定记不住你。你只需要切入一个点,并且做好,就能赢得这部分市场。聚焦聚焦再聚焦。
祝早日财务自由
惜独
20190716
公众号:东邪惜独
和你分享财富自由的正确姿势
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