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今日看点读书
《孔融让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孔融让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作者: 吴偶 | 来源:发表于2017-02-08 20:26 被阅读432次

    大家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吗?先来个无奖问答吧:

    孔融把梨子让给谁了?

    孔融有弟弟吗?

    孔融只把梨子让给哥哥了,还是也让弟弟了呢?

    为什么孔融要拿最小的?

    孔融爱吃梨子吗?

    ······

    我印象中的让梨故事是这样的,孔融在选梨的时候主动拿了最小的,理由是自己还小理应吃小的,大的应该给哥哥吃。可是给西贝讲故事的时候,发现孔融让梨让出了新高度。孔融是这么让的:

    图片拍自故事书

    从孔融的话里可以看出两点:1.孔融可能不太喜欢吃梨子,铁了心要吃小的。2.孔融有点“分裂”。作为弟弟,按照“我小,应该吃小”的理论把梨子让给了哥哥,转眼又以“我大,应该让小”的说辞把梨子让给了弟弟。

    梨子表示:大的让小的,小的又让大的,到底还要不要吃我了。

    哥哥们表示:孔融,我们是不是该把梨子还给你了?

    隐约觉得孔融这么分裂不是他本人的意愿,于是我点指问度娘。网上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既让哥哥又让弟弟的,包括“百度知道”的最佳答案,还有搜索结果比较靠前的《孔融让梨》视频故事都是如此;另一个版本是孔融只让给了哥哥。同时这个版本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孔融是兄弟中最小的(没有弟弟可以让);另一种是孔融兄弟七人,排行老六,但让梨的时候没提到弟弟。关于孔融的兄弟几多,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孔融有七兄弟,排行老六,其中有二人名字不详。

    看来,不能光找后人编写的故事 ,得看最初的记载才行。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值得注意的是,李贤在《后汉书》中所引用的《融家传》早已失传,也就是说,作为最原始出处的著本已经无法核实。

    但至少弄清楚了,可追溯到的最确切的记载中并未提到孔融又把梨子让给了弟弟。孔融给哥哥让了个梨,结果被改写成一个“不吃到最小的梨子不罢休”的谦让君,成为故事书和网络广为流传的版本。我不放心地查了查语文课本里的《孔融让梨》,还好,虽然人教版培智语文课本中把孔融说成是家中最小的,但在让梨问题上还是合乎记载的。而义务教育语文版2016年修订教材中的《孔融让梨》则是最贴切的。

    义务教育语文版2016年修订教材

    也就是说,如果在不清楚这个故事的情况下查询网络,查到的基本是改编了的《孔融让梨》——让了哥哥又让弟弟的《孔融让梨》。

    不尊重记载,肆意改编,可恨。不重视记载,传播盗版,可悲。

    改编者可能想到了一个问题:“孔融有弟弟,按说小的让大的,那弟弟岂不是要把梨子让给孔融?”为了突出孔融的谦让精神,改编者完善了孔融的行为,试图让他的形象“无可挑剔”。可是,三字经曰“融四岁,能让梨”的后一句是“弟于长,宜先知。”改编者用心良苦,却未得这个故事“谦让”之外的“孝悌”之深义啊。从唐代《后汉书》的史实记载到清代作为蒙学的《三字经》的诠释,后者其实已为这个故事赋予更明确的道德意义了。

    再有,如果哥哥不太喜欢吃梨呢,如果哥哥只想吃小梨呢,孔融的谦让也只剩下满足大人夸赞的意义了。另外,如果弟弟在场,孔融把选择权交给弟弟是最恰当的“谦让”。弟弟不一定想吃大的,也不一定需要大的。“谦让”是个中性词,不褒不贬,试图通过一个“让梨”故事尽数表达其内涵,就有点为难它了。

    “孔融让梨”到底只是一个被历史选择的被服务于当朝的文化者们不断润色的一个道德故事罢了。至于它是否能够继续流传,就看历史中的民众如何选择了。但愿不会流传成既让了哥哥又让了弟弟的充满道德悖论的道德楷模孔融的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融让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vv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