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嫁女的思考

作者: 拇指巨人 | 来源:发表于2015-09-28 21:58 被阅读919次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儒学在中国的社会地位,无一能出其右。而儒学奉孔子为师。其学生根据其言行做《论语》一书。在《公冶长》一篇中记录着孔子将其女儿和侄女分别嫁给了公冶长和南容。那么孔子是怎样考察女婿的?我想每一个待嫁的女孩和丈母娘都很好奇。

孔子在此篇中在赞美了公冶长和南容的德行之后,便将女儿和侄女分别嫁给了这两人。然而今天的女孩子却有着不同的意见: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哭。每个女孩子的心底都住着一个白马王子。小时候都言无论何故非君不嫁,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房子、车子、票子这些外在条件逐渐胜过了“君子”。不是女孩越来越物质,而是这个世界对女性的要求太高。在我看来在古代,中国的妇女早已顶起半边天。男子在打拼江山,女子在家操持家务。从表面看,男子的却为家庭做出的贡献的确多于女子,但是操持家务也并不简单。首先是整个家庭的和谐。男子在外工作要,注意和他人的交际,女性在家侍奉供奉公婆,须知婆媳关系在中国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在费心思方面,在这一点上二者是一样的。其次男子在外打拼家业,女子就要在家操持家务,操持家务不仅仅是做家务(虽说这事也十分不易),更多的是对家庭资源的调配。而今天的妇女顶起的是三分之二的天。这样的数字或许有些猖狂,但是今天的女性结婚后不仅要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还要随时为整个家庭做出牺牲。从情感上来说,女性要操心家里的一切,小到柴米油盐,大到赚钱养家。就中国来说,大部分女性一旦嫁人,整个人的注意力大部分都要集中在家庭上,对事业的追求自然就下降。虽说男子也要为家庭做出牺牲,但是社会赋予男性的任务——赚钱养家,他们早养家的同时,一点都不影响其对事业的追求,而且男性的任务越来越薄弱,毕竟女性也被要求经济独立。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被社会要求更多的责任,而女性为什么不可以在找自己下半辈子的幸福的时候要求一个更加舒适的外在环境呢?

为什么不可以呢?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外在的物质并不能使我们的内心强大,纵情于外在的物欲可能会让我们获得短暂的快乐,但是长久来看不仅会使身体虚弱更加会腐蚀我们的内心。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只有在美好的品德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报负。

那么,什么是美好的品德呢?拥有什么品德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呢?

美好的品德指的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才能。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几次被罢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仅忠于帝王,但是孔子对其的评价却也仅仅是忠,却不是仁;“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孔子对其的评价仅清高二字,也无仁;孔子对其弟子子路的评价也仅是勇而无其他;对子贡的的评价是“瑚琏”但也不是仁。在现代我们曾听到有人骂在公交车上不让座的大学生说:“还是大学生,素质真差。”这里的素质就是品德的一部分,而诸如此类的话语我们听到的不少。这些客观事实验证了,文化并不代表品德。高文凭并不代表高的品德,低的文凭并不代表不好的道德素质。我们果然非圣贤,不如孔子开通透。在这里,我并不是为他们辩解,只是觉得我们应该有一颗包容的心,不管别人能否做到,自己做到就可以。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白话一点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那这些技能,文凭有些什么用呢?孔子认为专长以道德情操为前提。

对于美好的品德,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定义,但是我们会给出一些例子。在读完《论语。公冶长》之后,我把孔子对其的描述分为两部分。虽然是两部分,但是二者又相互交叉。一方面是有关学习方面的品德。最重要的是好学,有“常好学”的动力之后还要不耻下问。具体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学习还要能够举一反三和实践。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颜回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孔子认为学而优则仕,但是他对弟子漆雕称赞不仅仅是因为这点,更多的是因为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孔子劝漆雕可以卖货帝王家的时候,漆雕称自己还未学成。漆雕的谦虚是孔子认为其真正值得赞美的地方。同样的孔子夸赞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也就是今天俗语讲的嚼不烂。另一方面是关于做人。孔子认为首先应该父慈子孝。家庭作为社会的小单元,而家庭的和谐对社会安定是十分重要。在与人交际的时候应该与人为善,善与人交。在交往的过程中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以一种平等的身份相交。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对于美好品德的培养,孔子的弟子子贡提出“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也就是说: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在这些的基础之上,孔子提出了考察的方法: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与人相交首先看到这个人,听到这个人的声音,只有在接触之后观察这个人的行为。之后,我们才能对其进行评价。

所以,未嫁的姑娘,丈母娘们,你们可得睁大眼睛看好了。

相关文章

  • 孔子嫁女的思考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

  • 孔子嫁女

    日前看到一档 “老娘舅”节目。来上节目的是一个女博士。她的丈夫已经两次到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但这位女博士仍然不...

  • 公冶长篇第一:孔子嫁女公冶长

    原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公冶长篇》,与前四篇有很大不同,因为,这一...

  • 教授是最好的学习

    教授诱导我们思考,思考使我们变得伟大,孔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 在孔子身边思考

  • 思考与学习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孔子说:“学而不思...

  • 《礼记•曾子问》片语之碎感

    最近,我在学习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刘龙勋先生讲授的《诗经》,其中有一讲讲到《礼记・曾子问》,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

  • 平湾翰逸轩书法培训中心钟老师书写婚联

    应朋友之邀,钟老师代写嫁女婚联!祝朋友:嫁女之喜!

  • 2023年年1🈷️17日

    今日在头条,看到了港星杨盼盼嫁女的消息。 其实港星嫁女也不算什么太大的新闻了,只是,杨盼盼嫁女确实有点特殊,据说,...

  • 观《孔子》后的阶段思考

    1991年电视剧《孔子》,别样人生的抗争。 孔子为什么遵循周礼? 一句话,教化国人。其最高追求在于以周礼核心,维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嫁女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bw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