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孔子》后的阶段思考

观《孔子》后的阶段思考

作者: 南朝客 | 来源:发表于2020-11-14 21:22 被阅读0次

    1991年电视剧《孔子》,别样人生的抗争。

    孔子为什么遵循周礼?

    一句话,教化国人。其最高追求在于以周礼核心,维持一个生产力虽然低下却能以礼为秩序的静态的社会。

    国人属国都之人,乡野贱民不称为国人。

    我们一般认为国人即所在国之人,这是今天我们在认知上的错误。

    由此从侧面印证了,古中国是华夷杂居的。钱穆在《国史大纲》中也有此观点。借此还可以侧面印证,西周分封是一种军事拓殖的过程,君主与诸侯势力控制城市及主要通道,不断向周边蚕食,而夷人则归居乡野,以至于在城市外围形成了野蛮的自然分界。

    与我们所想不同,城市居民实际上长期处于军管或半军管状态,直到战国以后,井田制与税收制度的变化才使居民开始剥离,这也说明贱民在国家秩序中居于末位不仅仅是统治的需要,也有古代国家管理能力的欠缺,对自然人口驾驭能力的不足的诸多原因。

    国人与贱民的分野,实际上形成了周礼从大义名分上的统治合法性,而不仅仅是一种浅薄的等级,那么就能够辨别华夷之序的风貌,它不是种族或民族区隔,而是一种统治秩序,这种秩序又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有严密的关系。

    由于贵族与士人垄断了学问,在此背景下,无缘被重用的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看起来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翻版,任何人求学,不必问其出处,一律不分贵贱,正是对知识及礼仪的解释权在孔子这一破天荒的行动下表现了一种开放的转移,成为了促成后世儒家积极正面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等级秩序在春秋争霸后期至战国才有相当稳定的力量,从名分和意识形态上也形成了对国家的坚定认可。这时才可以说,民族区隔出现。控制或者说拥有解释权的是士人阶层,直到战国结束,士人都代表了国家最大的民意,随着贵族阶层的不断衰落,世俗化的官僚却进一步拥护等级,从而取代贵族。

    华夷之序也促成了“天下观”的形成,又正是在“天下观”的反哺下进一步成熟,形成了壁垒森严的民族区隔。在社会上演变而成的宗法制度,也由此向整个统治秩序蔓延,至战国时期,国际状态由春秋争霸走向军国征伐。

    孔子所在的时代,是有诚有信的时代,在军事与政治领域尚存有较为浓厚的贵族风范,尊王攘夷的秩序还在发挥作用。

    在剧中,有一段讲到是否要废止孔子讲学,其争执的根源就在于贵族对知识的垄断,普及知识,提升贱民的地位,无疑是在挑战贵族,自然不会被上层接受,加之社会地位的上升使得在孔子周边形成了一股力量,对贵族而言的别样力量。孔子周游列国,原因之一恐怕也是这种偏见与其理想的不兼容。

    而同时,孔子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这种崩坏还没有到骨子里,比起战国的不择手段阴险狡诈,虽然春秋还有一定程度的信仰,但已经是时代发展不可阻挡的。

    孔子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系统即将崩溃时触发的反弹,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壮的反馈,但正是这种反馈,在华夷之序的状态下成为了上古精神在帝国时代国家信念上的长久保障。

    君子之争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让孔子恢复周礼的主张有几分悲剧色彩,也正是他显声扬名力图匡扶衰世而为万世师表的原因。

    孔家店起于春秋,雄于汉家,壮于胡汉交融,僵于全球化秩序,大体都是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演变。

    礼崩乐坏,对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灾难,也是一种机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孔子》后的阶段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tg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