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评课

作者: 静姝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23:13 被阅读91次

        作为一名老师,讲公开课,评公开课早已成为了每个学期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喜欢选择比较拿手,比较容易出彩的课程去讲,而习惯性的避开复杂难讲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每学期的公开课,讲来讲去都是同样的重复的课程,顶多是换了一些花样。那些复杂难懂的课程,就像一根没肉的骨头,我们都不愿意去啃。

        而那些讲公开课的老师,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课程,而且很认真的去讲了,所以就特别不希望听到评课时批评的话语,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同行们否定。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优秀的,都想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成。而听课的老师在评课时候也会巧妙的扬长避短,尽可能的去找一些存在甚至不存在的优点,而对那些很明显的缺点,却只字不提。有时候我也想张口说出来,但转念又一想,哎,何必呢,干嘛非得惹不愉快呢,便随机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其实在我的内心里,也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状态。讲完一节公开课,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这个时候就特别不希望别人说出自己的不足,唯恐别人给自己泼一盆冷水。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沉浸在良好的自我感觉里,是很难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的,所以,也是很难真正学到本领,很难迅速进步的。

        但张嵩老师的课就不一样。他一开始就给我们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让我们去设计自己的语音课。我当时特别不理解,你说让一群自己发音都不太标准的老师去教语音,有啥意义呢?于是我没有当回事,便没有去准备。但是后来听过同行们的语音试讲之后,我的想法改变了。那些有勇气站出来讲课的老师,他们的发音不一定多标准,但是面对着线上的英语大咖和几百个挑剔的同行,他们也会紧张,所以他们一定会在线下做够充足的功课,不停的逼着自己研究口型,练习发音,以便于把课堂上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如果没有线下的练习,或许他们压根就不会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发音有什么毛病,更不知道如何去改正。所以说他们的练习,就是催促自己进步的手段,就是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任的体现。

        语音试讲之后的评课似乎有点苛刻,评课的过程中不能说优点,钻着牛角尖地去抠别人的毛病,这一点我还真的不太适应。这种评课方式,有同行把它称为”互掐”。可能心理素质不足够硬的老师,一下子去接受别人所提的那么多缺点,真的有一定困难。但是这也不正好磨练了我们的心态吗?只有别人指出来了,我们才能真正去意识到,去接受,并且去努力改正这些缺点,也从而让我们真正的迅速成长,迅速进步。

        所以我想,我不能总沉浸在自以为是里,总沉浸在自我欣赏里,我应该摆脱虚伪的影子,真正的去接受批评,并且学会自我批评,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无比强大起来。

相关文章

  • 怎样议课

    陈老师的议课就类似于我们平时经历的评课,但陈老师并没有称其为“评课”,所以这是有区别的。 首先,站位不一样。所谓议...

  • 读张祖庆老师《给语文老师的新建议》之“我的评课史”

    *评课就是评自己。 *试着搭建评课框架——课还没听到,洋洋洒洒3000多字的评课框架,搭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八十八)

    评课是在上完课之后进行的,只要教研员参加的活动,肯定是要进行评课的,因为评课是调控、定向,教研员还会说明评课的理论...

  • 不一样的评课

    作为一名老师,讲公开课,评公开课早已成为了每个学期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喜欢选择比较拿手,比较容易出彩的课程...

  • 读书笔记——怎样理解和体现观课议课的研究性

    观课议课和听评课的区别:从对课进行“评定”转变为借助这一节课讨论教学改进的新的可能性,以及将评课中存在的评和被评的...

  • 深度评课艺术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看了《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后,我感觉平时我们听评课也太肤浅。 平时几种常见评课模式:1....

  • 平均数

    说课 评课

  • 折线统计图

    说课 评课

  • 简说评课四评法

    简说评课四评法 评课是评课者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利用可行的评价艺术,对授课者设计的教学过程以...

  • 不为点缀而为自省的评课(2)

    评课要评“学”。一评“学的起点”,再评“学的过程”,终评“学的效果”。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着三重境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一样的评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cp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