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管理者来说,在索尼应对顺治出家这次危机中,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
01
要尽职尽责,更要坚持和忍耐
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提到一句话,叫做“心中有义,刀下无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这句话如果要补充完整,应该是“即使刀下无情,也要心中有义”。就像索尼一样,他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明知道擅闯顺治宫中很有可能触怒顺治;另一个问题则是,明知道顺治不是一位称职的君王但依然甘愿辅佐。
面对这两个问题,如果索尼不是一位尽职尽责的臣子,不是一个坚持和忍耐的人,最后的结果,要么是触怒顺治而招致恶果,要么是暗地里集结叛党、谋权篡位,但不管哪一种,结果都不如现在的恰当。
02
认同企业文化,维护共同的制度和规则
索尼之所以对顺治出家进行阻拦,是因为清朝不能无一国之君,这是自古沿袭下来的规则和制度,也是当时国家得以正常运转的根本。因此,表面上是索尼在劝阻顺治不要出家,实际上索尼行为的背后是去维护清朝自建立以来所制订的一整套流程和制度,也就是清朝能够继续延续下去的基础。
《德胜员工守则》中有一句话:一个不遵守制度的人是一个不可靠的人!一个不遵守制度的民族是一个不可靠的民族!这句话也正是索尼真实的写照。正如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军队管理一样,所有的军队里面最简单、最基础的一个制度就是令行禁止,因为如果做不到,国家就极有可能陷入混乱不安的局面。
03
有责任,更敢于担当
索尼劝顺治过程中,实际上已经犯下多项罪名:其一,未经顺治同意便强行闯入顺治宫中;其二,在顺治宫外大骂顺治;其三,在劝阻过程中叫顺治“小名”……
但是,即便知道自己可能会犯下多项大罪,索尼仍然执意要去劝阻顺治,原因其实很简单。索尼是顺治的臣子,更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这就意味着,在顺治在位并能很好处理大清朝廷事务时,索尼能够按照顺治的意愿,将各项事情执行下去,根据已有的条件把事情做好;而在顺治决意出家,放弃帝位时,索尼也能利用自己现有的条件,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先劝阻顺治出家,再拥护孝庄太后提出的改朱批,行蓝批”。
——文章节选自“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第一部《向康熙学战略》,新书首发预售中,欢迎联系预订!
《向康熙学战略》-解析企业创业的艰难与战略决策之道;
《向雍正学用人》-解析企业规范管理与识人用人之道;
《向乾隆学领导艺术》-解析如何成为卓越职业经理人以及破解家族企业传承失败之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