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和远方在象牙塔里会生长成哪般模样,我竟然揣测不及,但我毅然地种下了那颗种子。”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说出这句注定有着流芳百世命运的名言金句时,我还不知道在哪个黑网吧浑浑噩噩地打着网络游戏。远方对于我来说就是多杀怪刷排名,坚信早晚能赢得我游戏人生中的第一次mvp。而苟且的现实却是,我每天都要想方设法搞到上网吧的钱,虽然我不是个五好青年,但我也不会违法犯罪。我那时的手段就是翻箱倒柜到处搜刮爸妈零落到房间里的硬币,每天中餐再省一个菜的钱,上网的钱就是这么来之不易。而爸妈供我上学的钱也一样来之不易。
诚然,我们都暂且活在举步维艰、惶惶不安的生活中。我不是说生活有多累多艰难,而是二十岁的日子里实在深藏着太多太多的可能性,翻天覆地或是十面埋伏,喜从天降或是当头一棒,更有可能是虚惊一场。
在我上大学后,这句“诗和远方”才几经辗转进了我的耳朵。起初听闻时就觉得既浪漫又无比长远,也会心生向往。有时候正在上晚自习的我也会放下笔,对着窗外暗淡零星的灯光幻想着那不断盈缺的诗和远方,忽隐忽现。
广场上会传来悠远飘忽的渺小歌声,是学长抱着吉他,扫着琴弦唱歌的景象。弦动人心,善男信女们裹挟着堆积已久的迷茫和孤郁,在歌声中寻求一丝安抚,不动声色地抵达那现实中去不了的远方。在普通人毫不关心的冷漠眼光下,他们不会再愿意把真心对外和盘托出。
大学生活是包罗万象的,从前我从不认为人可以是这么复杂的精神动物。我甚至草率地认为人眼中只有利益、欲望和约定俗成的规则。但现在我发现人们并不如此,人完全是有着独一无二的情感的小小个体,怎么生活怎么哭笑都各有各的方式。追求的所谓“诗和远方”也大有不同,可以实在也可以虚无,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满足自己所缺的空白。但这种空白也有可能是出于生存的目的,并不切合真心。而真正的诗与远方一定是为了成全当初最美好的自己,得到纯粹的快乐。
当时初来乍到的我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曾经奋笔疾书,废寝忘食,来到了大学后却能够容许自己在碌碌无为中虚度消沉。
没过多久我便明白,他们之所以停滞不前,是因为害怕竞争,不愿参与竞争,或是反感竞争。
大学的确是个竞争激烈的地方,我也不得不认同,大学四年一定会改变我们对社会,对生活的看法。好的方面是,我们终将长大成人,会懂得保护自己。坏的方面是,我们终究没能成为最理想的自己。其实他们也同样清醒,只是理所当然地把苟且的生活搁放到了眼前,当下。
事实上,我们生活中总会反复提到“做总比不做好吧”,“来都来了”,“后悔也没用了……”等等诸如此类。
一目了然,对于年轻且尚无能力的我们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斥着苟且,招之即来,挥之却不去。
好似正在苟且中的我们根本无法对远方付之于足,也无法像理想主义者想的那样,苟且到残喘时就随随便便的能涉足远方了,更无法对诗高谈阔论。对于二十岁的我们来说,苟且仍然是一件没完没了的事,结束尚早。
自嘲目前的我,还是一个连计算机都会挂科的学习落后生。
迷茫已久的人们初次听到“诗和远方”就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向往之情,向往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玩大了甚至把整个人生当成了旅行,捧着诗篇过上策马红尘的逍遥岁月。光是听着就令人灵魂出窍,心往神驰。对眼前的苟且也就置之不顾了。
然而,但凡有过说走就走这种经历的人,一定不会傻到再做第二次同样的事。就像口袋里装着几百块钱想要浪迹天涯的浪子说走就走,来到崭新的城市后才发现眼前是一片生硬的钢铁森林,就连搭个地铁来回都要花上两位数。至于金碧辉煌,灯红酒绿的地方更不可能到达。纸醉金迷的生活只属于寥寥几个人。越是繁华的都市也总会充斥着千奇百怪的欲望。
苟且和远方终究还是没法同时进行的。
如果我们未曾到达过心中的诗与远方,那生活中的一切又怎么能被真正地称作苟且呢?
通俗说,一个不曾尝过珍馐美味的人又怎么能随意地对家常便饭吹毛求疵呢?
年轻的我们应该先到达真正的远方,才会感受到什么是苟且。在这条艰辛扭转,昏暗崎岖的路途中唯一要记得的是留给自己身后一个诗意的世界。
到最后,感受远方的美妙和浪漫。随着时过境迁,偶尔又会回归苟且。
但远方早已到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