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单元备课模式

单元备课模式

作者: 听花开的声音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22:09 被阅读0次

一、目标确立依据

(一)单元关系图

包括单元内容、核心素养、课型、本单元地位。其中单元内容是指每一个信息窗的知识点,核心素养可以从课标中找出,课型是指单元起始课、单元探究课、单元整理课,地位需要结合前后知识联系来确定。单元整理课可以结合本单元情境来学习,也可以设置为情境外的。

(二)课标摘录

学段目标:从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中找到相关内容摘录。一般第一段是知识目标,第二段能力目标和第三段情感态度目标找出最合适的摘录,不用全部写上。

课程内容:包括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这些是需要一字不差地摘录下来。

(三)教材分析:

纵向分析:包括前内容(本次学习之前学过的知识)、本单元内容、后内容(是哪些知识的基础),还要写出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承上是承接的哪些知识,启下是承接的哪些知识。上面的内容可以参考教参。

横向分析:一般分析青岛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对比主题情境、教材内容编排,通过对比,找出共性的地方,一般从素材设计和学习策略两方面分析,再进行思考,发现青岛版的特点是什么,是怎么编排的。不评价教材的优劣。

(四)课标解读:

1.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课标解读,分别对应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解读在本单元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

找出单元大概念。例如:方程单元:数量关系;方向与位置单元:计量单位的累加;计算单元:计数单位。

2.核心素养分析:

从课标中找到核心素养,逐个分析在本单元中的细化为发展目标。主要的要放在前面。

(五)学情分析:

1.调研及统计

进行前测,调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和对新知识的了解,与教学设计相对应。

2.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前测,对学生知识基础、学识水平进行分析。

二、单元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三、评价任务

根据学习目标,确定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般不加“能”,直接写过程。加上则为学习目标。

根据评价任务,确定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一般包括课题、评价要点、自我评价三部分。课题即本节课的主题,评价要点是根据评价任务,确定每一个课时的评价要点。一般一个要点得一颗星。

四、学教活动

包括学教路径、单元规划路径。

学教路径包括生活线、数学线(问题线)、思维线。生活线即设计的问题,根据需要创设,有大任务、子任务;问题线即设计的问题,思维线是指思维过程,最终要落实到核心素养。

单元规划路径包括课题、核心问题、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

相关文章

  • 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是站在大语文观下的一种备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学习的要求,把单元相关内容进行开发和重组,引导...

  • 备课安排

    52至56页 整理与复习 佳辰3课时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妮)+课时备课(3课时妮) 第五单元 单元备课(凡凡)+...

  • 学校大单元集体备课要求

    为切实地推行教师备课制度的最优化,提高备课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实行单元集体备课,具体要求为: 一、单元备课总...

  •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安排了四节课,分别是《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四篇文章。 本单元本着提...

  •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本单元围绕“想象”选编两篇文章以及一个“习作例文”和一个“习作”,带领学生进入美妙的想象世界。 习作例文...

  • 借助集智单元、课时备课量表,让集体备课更扎实有效!

    [红顺视点]:2021新学年学校管理新政11:借助集智单元、课时备课量表,让集体备课更扎实有效! 一、集智单元备课...

  • 单元备课的必要性

    以前备课,也会看一看单元教学内容,看看本单元语文要素,但没有单元备课意识。也只有今秋研读了新课标和《大概念教学》,...

  • 集体备课

    新论:中小学集体备课病理分析及诊疗 整本书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组成了学期完整的备课链条。教师个人常态备课、教研...

  • 新论:中小学集体备课病理分析及诊疗

    新论:中小学集体备课病理分析及诊疗 整本书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组成了学期完整的备课链条。教师个人常态备课、教研...

  • 备课心得(入学单元~拼音单元)

    一、入学单元《我上学了》 对于读书写字姿势的指导,起步阶段的持续要求十分重要。开学之初,可以让学生模仿图画中的小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单元备课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xk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