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悠然正值16岁,花儿一样的年纪,浪漫天真,喜欢做梦。
正是初三,学业繁忙,但闲暇之余,校门口的旧书摊是她和好友英子最喜欢光临的地方。有些书,论斤卖,有些书论本卖,平均三五角一本,也需要她省吃俭用从生活费里挤出来。但,她乐意。
她和好友还不懂啥叫文学,学校里语文课上写的只是作文。她只知道,她喜欢文字,也喜欢自己语文课堂以外,偶尔写写文字。所幸,她与英子爱好相同,梦想一致。在不懂文学的年纪,却一同做起了文学梦。
她们一起“写诗”,一起起笔名,无知者无畏,天真浪漫,敢于做梦。
每周15元的生活费,为了多省些钱来买旧书和杂志,她们很少吃肉。早餐别人包子面条,她们只花3角钱打一大碗米饭,再蹭到打面条阿姨面前,请求送几瓢面汤。
阿姨忙乱之中,本来无意理睬她们,但是转念一想,她们可能是她家午饭晚饭的老顾客,再不情愿还是伸手接过她俩的饭盒。
麻辣鲜香的红油面汤渗进米饭里,再用勺子搅拌均匀,特别入味下饭。每日早餐基本如此,她俩居然从未吃腻。心里盘算着,真是一举两得,吃得又饱又舒服,还省下了买书的钱。
转眼毕业到来,她俩阴差阳错地分开了。英子就读于她们当地的师范学校,而悠然去了遥远的城市读中专。
她们约定好,以后保持书信联系,并且为了互相监督坚持写作,随信必须附上最近写的文章。
读了中专后,没了升学的压力,父母又远在天边,日子轻松散漫,悠然常常不记得每日写点儿东西。直到每次收到英子的来信,回信时因为要完成“任务”,才不得不“奋笔疾书”。压力有时候也是动力,那时候总是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写完甚至都没有耐心再修改,封好信封赶紧寄出。所以,所写的每一篇文章,均没有底稿,也没意识到多么可惜。因为本来就只是为了“约定”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17岁那年暑假,悠然回到了家里。闷热无聊的日子一天串着一天,没有尽头的样子。好在她的生日是在暑假,那是唯一有点儿波澜的日子。
那年生日前,她突发奇想,想去看英子。英子的家,在另一个乡镇,距离悠然家一个多小时车程,她去过几次。一联系英子,英子自然欢喜雀跃,催悠然尽快过去。
公交车摇晃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英子家所在的乡镇。沿着唯一的一条街道走到底,再转过几条土路就可见英子的家了。
刚走到她家村口,正见英子家炊烟袅袅。到得房前,英子英子,呼喊一两声,便看见英子头戴一顶草帽从厨房走出来。
她赶紧取下草帽,把悠然迎进了堂屋。“你先坐坐,我先去帮我妈妈烧火。”
“我陪你一起去。”悠然来到英子家,毫不拘束。英子母亲也是温柔和气之人。
进得厨房,自然是先客气招呼,再寒暄了几句。吃完午饭,阿姨再也不要她们插手,坚持自己去洗碗收拾。
悠然也没再坚持,两个小姐妹好久没见面,有好多话儿要说呢。
来到英子房间,她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簇新的笔记本。
“这是送你的生日礼物,生日快乐!”
悠然又惊又喜,翻开笔记本,只见笔记本雇页上,英子写了几个大字——守在你梦想的边缘。
她感觉一股暖流冲上鼻腔,又缓缓流下吞进了喉咙。接着往后翻翻,全是自己以前随信写给英子交差的文章,她居然全部整理誊抄在了这个笔记本上。
她的字体娟秀,再配了少许简笔画图案,图文并茂,太用心了。这些文章,悠然自己都没有底稿,英子竟然全为她整理收藏了。这礼物太珍贵了,她不知道如何感谢英子才好。她眼睛起了雾气,合上笔记本只说了句:“谢谢,这礼物太特别了!”
接下来几天,她们一起看书,一起聊天,一起做饭,那是那个暑假最轻松自在的时光。
回到家里,悠然翻出笔记本,再从头到尾细细品读,居然有种看别人文章的新鲜感。心中暗喜,原来自己为了交差而写的东西也还不差。
读到最后,咦,看到了一篇不是她曾经写的文章——《守在你梦想的边缘》。
这是英子写给悠然的。
她在文章里说:“愿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我会永远守在你梦想的边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