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在她的心室里。
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
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眠。
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清晨,我与微风携手宣报光明的到来;黄昏,我和百鸟一起向它告别。
草原上,我舞姿轻盈,为她打扮;空气里,我叹吁呼吸,使她芳香四溢。我醉卧大地,黑夜便眨着无数只眼睛看着我;我招徕白天,为的是他用眼睛观看世界。
我啜饮露水的琼浆,聆听鸟儿的歌唱,合着青草的拍子起舞。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纪伯伦
我昨日写了一篇文章《像花儿一样热烈》,标题毫无悬念,一目了然。鄙人文笔粗俗,我笔下的花儿不过是平白叙述,不堪入目。如果我们的文学大豪来写我这篇文章,断然不会如此写法。他们的作品魅力在于“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他们感悟生活更加深刻,创作情感更加丰富细腻,表达语言更加温柔迷人。
我回忆了很久,谁是这样的人呢?读他的语言,会让我心动,会让我陶醉,会让我迫不及待地拿小本子记录下来。
纪伯伦。
我记得小学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呢,我赶紧搜索出来,嗯,就是它了,《花之咏》!它,美得令人窒息,即使是背诵我都欢喜至极,朗诵一遍又一遍,只为体味情感的表达。再读一遍,原来人家是这样写花的啊!这才是我要的感觉。清新、流畅、鲜活、亮丽、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花之咏》其实是“咏花“,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读罢全文,它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诗人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花的独白。在文本前3段中,“我”把自己比作“大地心中的一句话”、“坠落到草地上的一颗星星”、和“大地的女儿”。第4小段,讲了自己的用途“朋友间的礼物”、“新娘头上的鲜花”甚至是“祭拜逝者的赠物”,“花”是世上美丽事物、人间真挚感情的象征。在第5、6段,“我”又歌颂了自己从清晨到黄昏,从大地到空中与微风携手同百鸟相伴的幸福美好生活。第7段,则表达了花的理想:追求光明。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物抒情,作者早已与花融为了一体,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的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优秀的文章仅仅是文字出场在你面前,便也是能展开联想,自动转化为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
简书创造,它能实现文本设置个性化。你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polish文章的整体美观,如调节字体粗细大小变化,增加篇章段落分割线和链接,插入切合文章内容的图片。这些小技巧运用得当,文章的美观程度会大大提高,而且读者们对文本理解会更深刻,更简单。所以一些公众号吸引我们去阅读文章,有时候文章内容或许并不出色,但是外形打包的不错也是能够增加光彩。
多读多写多思。语言是创造出来的,去创造自己的个性化佳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