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路。”
循序渐进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学习方法论,然而能够一直推行的父母却并不多。

循序渐进的最大敌人是间歇性努力。
那么,怎么破?
[if !supportLists]1、 [endif]要合理的学习计划,不要完美的学习计划。相信很多父母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腔热血地给孩子制定一个以分钟计算的堪称完美的学习生活计划,包括读书、练字、画画、钢琴、体育锻炼等等,然而,执行最好的也不超过一个星期。执行不了的原因恰恰是因为计划太过“完美”,完美的计划将人—孩子和父母当成机器,流水线式的任务让孩子和父母都不堪其累,疲于应付。加之过于紧凑的时间安排,使得实际生活中微小的插曲就能让计划泡汤,当计划不被执行成为常态时,计划就已经失去意义了。
太多的计划等于没有计划。即便是一个微小的计划,只要能一直坚持下去,其结果必然是惊人的成果。比如每周背一首诗,或者每天记一个英语单词,或者每周读一本书等等。
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做计划;选定少而精的计划内容;计划子项目设定的时间要相对富裕;要给孩子留出自由支配的时间。
[if !supportLists]2、 [endif]父母更倾向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学习方式。某种程度上,孩子的作业已经成为父母的心理负担。假期里,父母更愿意让孩子在前二十天,可能的话最好是前十天就把假期作业做完,剩下的时间就可以无忧无虑地玩了。这样的直接结果是,开学时,上学期学的知识遗忘地较为严重;间接结果是孩子在意识上会把学习仅仅看成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应当每天坚持的习惯。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天学一点。这样能够让孩子对知识保持一个常新和随时在线的状态,也能让孩子从意识和行为上形成每天学习的习惯。
[if !supportLists]3、 [endif]父母不坚持。是的,你没看错,是“父母不坚持”,不是“孩子不坚持”。永远不要指望一个孩子能够完全自觉地执行即便是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这是作为父母的我们都不总能做到的事情,何况是一个孩子。当然,孩子个体存在差异,但学霸背后也同样站着辛苦付出的父母。所以,“给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句话背后的真相是父母自己以一贯之的习惯养成。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停止抱怨和指责孩子的不自觉,先做一个在孩子学习上以贯之的要求者和陪伴者。

总结:
循序渐进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论。
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
每天学一点
做一个坚持的父母就能收获一个坚持的孩子
整套学霸学习方法,点击关注“JJ好朋友阅读联盟”, 微博同号。期待下期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