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有个“等一等公主”,妈妈叫她过来吃饭,她说等一等;妈妈让她穿鞋出门,她说等一等;妈妈让她上床睡觉,她还说等一等……
等得妈妈心急如焚,等得妈妈火冒三丈。
“她在等什么?为什么总是要等?为什么不能立刻马上行动?”朋友的脸,都快纠结成团子了。
“孩子总说等一等,是因为你没有把他当领导。”
“把孩子当领导,疯了吧你!”朋友觉得很滑稽。
可事实上,在某些方面,我们确实应该把孩子当领导,比如说,提前报备。
孩子说等一等,其实是一种拖延战术。拖延,究其本质是因为,他正在做的事情,比你的提议更让他感兴趣。如果你让他去玩,让他去吃零食,他一定不会说等一等。
“等一等”通常会发生在,孩子正在看喜欢的动画片,你“突然”叫他来吃饭;孩子正在玩喜欢的玩具,你“突然”让他去睡觉;孩子在游乐场玩得正起劲,你“突然”叫他回家……
就是这个“突然”,让孩子无论从心理上还是情感上,都很难接受。他本来玩得好好的,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家长的“突然”要求,让他们觉得太突然了。
有一次带小笑同学去他姥姥家吃饭,他正在看一个动画片,姥姥兴冲冲地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然后叫他来吃饭。可是小笑同学只回应了三个字,等一等。姥姥说,不要等,饭菜都已经上桌了,再不吃就要凉了。可是,小同学依然只有三个字,等一等。
这个画面,每个家庭都会经常发生,家长的处理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的妈妈用哄的,有的妈妈用吼的,但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就是跟孩子提前报备。
跟孩子提前报备,具体要怎么做呢?
首先,妈妈对孩子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要有提前的预见性,找到他可能会拖延的点。
其实,这并不难。当孩子在看动画片,你就应该想到,呆会要吃饭的时候,动画片可能还没播完,吃饭的提议一定会遭遇“等一等”;你带孩子去小朋友家玩之前,你就应该想到,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回家的提议一定会遭遇“等一等”……
找到拖延点之后,接下来,就是提前报备了。提前报备的要求是,不要在厨房等地大老远地喊,要面对面认真交流,确保孩子听进去了。
“宝贝,我可以允许你看电视,但看两小段之后,你要自己关掉电视,过来吃饭。”
“宝贝,妈妈可以带你去小朋友家玩,你可以玩很长一段时间,八点半我们才回家,我会提前提醒你的。”
这也算是你和孩子之间小小的契约。不要嫌麻烦,凡事提前约定好,执行的时候,阻力就会小。每个人都倾向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孩子不是机器人,没有一键启动程序。所以,我们也应该让他有个心理准备,给他一个缓冲的过程。
我发现,如果一件事情提前报备好,就像在他们的小脑袋里,写下了一个程序。孩子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按照约定执行。
做的好的情况下,要鼓励。“你是一个说话算数的孩子。”
做的不好,要惩罚。不是打、骂,而是撤销权利。告诉孩子,因为约定的事情没有做到,下次吃饭前不允许看电视,或者一段时间内不能带他去小朋友家玩了。
现在,小笑同学每次都会在约定的时间,主动自己关掉电视。去朋友家玩的时候,时间观念一直在线,也会催着他的小伙伴“快点玩,快点玩,马上就要到回家的时间了。”
提前跟孩子报备,不但能解决孩子“等一等”的问题,还能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和做事的主动性。他会在心里慢慢形成“契约”的意识,你也可以从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催催催的角色上下来,慢慢欣赏孩子有条不紊做着计划里的事情。
孩子的行为不对,一定是家长的方法不当。每天多一点思考,生活就少一点忙碌。如果喜欢本文,别忘了给我点赞加油哦~
下一篇我会和你分享,不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而是你从未告诉过他“时间”是什么。你想过没有,对于孩子来说,时间到底是什么鬼啊?敬请关注。
往期精彩回顾
接受孩子的“熊情绪”,别让他活成一座“孤岛”
醒醒吧!孩子不专注,错全在你!
信不信,说着说着就成真|孩子会被你的语言塑造
读懂孩子的心理,不要对我说“不要”!
摸准孩子的心理,说一遍他就肯听
读懂孩子的心理,你“偷懒”才能遇见更好的我
读懂孩子的心理:不吼不叫我才听得见(上)
读懂孩子的心理:不吼不叫我才听得见(下)(方法篇)
那个“听话”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