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四那年通过了英语高级口译的口试,拿到了证书。事先声明之后我没有走上同传的路,也没有做过同传的兼职,但是我想说,任何证书其实都只是敲门砖,关键在于你在考取证书的过程中学到了真本事,比如笔记法,灵活的思维方式,对你的求职、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证书算是你眼前的一座山,但是翻过了这座山,路还很长。因此我建议外语专业的同学都试试考取这个证书,哪怕你只通过了笔试,也会收获很多。这篇主要是讲口译的方法,如果大家对笔试有较大的问题,我下次再写文章。
因为每次口试必会出现教材原文,所以大家一定要买一本最新版的高级口译教程。这本书,大家至少要翻三遍。
这是我的书,已经翻烂:
第一遍:将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进行视译。
在这一步,我们要做到
1、在理解的基础上,按主题记忆硬单词和软词组。
特别是讲到旅游观光、饮食文化、科学报告的文章,专有名词较多,靠临场反应不如平时积累。比如饮食篇里的刀工、摆盘、色香味、作料这些单词需要背诵,所以称之为硬单词。硬单词是最基本的元素,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量,才能将自如地表达词组。
口试时并非同传,而是听一段翻一段,即交传,所以仍然有时间将陌生词语用自己会说的表达出来,关键在于通篇流畅,能自圆其说。所以碰到菜名,不必强记,意译即可,像宫保鸡丁,你说成炒鸡肉和花生就可以。同理,旅游篇里的山外有山(moutains beyond moutains),层峦叠嶂(peaks rise one after another),在理解之后很轻松就记住了。故称之为软词组。
古诗文和成语是软词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口译时的难点。它们虽然有花哨的外表,却有朴素的内涵。比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是多学多问多思考还要有坚定的意志。“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就是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到时候你能传达出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即可。
对于比喻类的诗句,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比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顺着它的说法翻成海不拒绝小河,才变得那么大。同理也运用到“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课文中的词组都有它的参考译法,理解了之后能够记住当然最好。如果记不住,就记意思。那如果考试的时候出现了一句诗词你连中文意思都不太懂怎么办呢?一般来说,高口中出现的诗句还是比较耳熟能详的,万一碰到,就根据上下文推断它大致是什么中心思想,考官还是注重一个完整度,只要意思不差太多,还是可以过的。
词汇部分,可以配合《高级口译口试词汇必备》紫色小本一起使用。
2、条件反射固定句型
做了一遍视译之后,你就会发现,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根据原文的单词顺序直接翻译,是要做一些译文结构的调整。
比如朝着……方向(head on the direction of)、解决……等一系列问题(solve a series of issues like)、有……特点(be characterized by the features of)这些句型,等你顺着说完……里的单词,就会发现卡在那里无法结句了。实际上,口译五大原则的第一条就是缩句原则,我们必须先将句子的框架搭建起来,再去填入单词。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理,英译中也是如此,比如removes the restrictions on…,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翻译“取消了限制”,但是在实际口译中,应该要翻译成取消了……等限制。而且英译中会出现很多从句,需要我们事先熟悉,翻译时注意调整译文结构,以免造成中文不像中文的情况。
因此,对于高频出现的句子结构,一整个背出来,最好听到第一个字就条件反射地说出一串词。即使有几个单词不会没有翻,至少做到了流畅无语病,给考官的整体感觉会很好。
改革开放、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这部分一直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其实是最容易的,因为它充满了固定句型,只要掌握了这些套路,翻译的时候会非常顺利。我当时考试的时候,翻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段落,那些句型已经了然于心,单词像滑滑梯一样滑出口,提示音响的时候我还差一句,老师居然破例按了暂停继续让我说完。
第二遍:将教材的每一篇文章进行听记。
经过第一遍的视译,我们基本上对课文的内容和单词有了了解。称热打铁,我们进行第二步听记。顾名思义,就是把听到的东西记下来。这部分开始让耳朵熟悉教材的原文部分,至此你需要建立自己的速记符号。
我的例子:
网上有很多速记符号的分享,可以参考,也可以自己发明一套,反正只要你自己看得懂就好。播放录音,然后拿出一张A4纸,养成习惯将其折为4部分,因为考试的时候是播放英译中2段,中译英2段,一共四段,所以折为4折,每部分竖着写在一小块上,到时候眼睛也只要看这一块的地方,更方便集中注意力,刺激大脑思维。
比如下面这段话我会记成这样:
一开始你还是习惯记录原文,但是这样肯定是来不及的!如何才能将一段话缩成几个字符,再看着这几个字符复述原文内容?首先,速记符号不要贪多,因为记不住,但要求精,把用的广的先训练好。其次,碰到从句,在速记时就做好标记,建议将从句内容用()表示,翻译时直接调整译文语序。通过速记对听到的内容进入初步加工,会让之后的口译轻松不少。比如有两篇讲尼亚加拉大瀑布和股市的我印象很深,里面的从句第一次听只能记下一些零碎的单词。后来重新梳理笔记,将主干抓住,复述内容就容易多了。
为什么建议大家听记而不是视记呢?不仅因为考试是听译,而且在听的过程中,你会写出一些自己都没想到的符号。你可以反复听,反复做笔记,从中提炼出最适合自己的速记符号。
虽然我的专业是另一门外语,但是这套速记符号,仍然可以用在我本专业的课上。记得大四的第一节口译课,是一段讲玉佛寺的历史的文章,别的同学被老师点到时说了前面两句就憋不出下文,我却将一整段原文的大致意思有始有终地翻译了出来,惊艳全班。不得不说,速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来我在咨询公司打coldcall的时候,速记帮助我在之后整理出有用的信息。即使是平时做会议纪要,也会用到。可以说是受用终身的技能。
有人说口译三分靠笔记,七分靠脑力。确实,笔记其实是起到一个关键词的提示作用,可能你每个词都记下来了还是不知道怎么翻。所以听完录音后你脑中还是要对原文有个骨架,然后在这个骨架中慢慢建立起丰满的血肉。亦不可完全依赖笔记,有时还要一边说一边对笔记的内容进行修补。
第三遍:将教材的每一篇文章进行听译。
完成了前面两遍,你对每篇课文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甚至有些句子的原文都能背出来了。那么,我们进入真刀实枪的第三遍,听译。
因为必会考到教材,所以我把教材做成和考试一样的形式——即切割成差不多30秒停30秒的音频。这里简单说下方法,以后教材出了新的,大家就可以自己做:用MP3MATE先把课文切割好,再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录音软件录一段30秒的空白,然后用MP3mate把切割好的片段和空白拼起来。
接下来开练。还是之前说过的,拿出一张A4纸,折4折,听记,然后在听到滴一声的提示音开始口译,提示音结束也马上闭嘴进入下一段。一定还会碰到不会的单词,没关系,能说多少是多少,尽量完整地说出来。一篇文章练习完以后,马上进行复盘,笔记来不及记或是没有认出来就优化笔记,单词忘记了就重新背单词,句子语序不对就重新说一遍,总之所有卡壳的地方再看一遍。然后对着你修改后的笔记再口译一遍。如此反复。其中的时间和具体做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把控,但是从量上来看,按一篇课文差不多需要2张写满正反面的A4纸的话,想要说出80%的内容差不多要练到100张纸。
其实分三步走练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把教材的内容都能背出一些了。这样上考场如果碰到自己熟悉的课文,心中会信心大增,发挥会更好。
口试是分批进场,每人一个号码坐在候考区,然后一组组的叫号进去。基本上你可以推算出大概什么时候叫到自己。所以如果等待时间较长,可以再拿出教材听一听,小声地口译。
因为教材已经是比较难的了,所以如果掌握得好,那么考试的时候其他段落翻译出80%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同一个主题的东西都是触类旁通的。
听说高口考试结束时,特别优秀的人,老师会问TA是哪个学校的。我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在考场上被老师问这个问题。在大四求职的兵荒马乱里,我实现了这个梦想。老师不仅问了我的学校,还问了我的专业,听到我的回答后他又重复了一遍,似乎十分吃惊,而我笑了一下,走出考场迎接阳光照在身上的暖意,又想起准备高口的那个冬天,那时我还在异国他乡留学,每天早晨9点钟去学校图书馆。那里很少有其他学生,我就找一个有阳光的位子,从早坐到晚。有时真的累了,抬头就能看到外面漫天飘飞的雪花。学习这条路,大多时候都是孤独的,它要你和意志力做斗争。但是它是世界上少有的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事情。除了证书,高口教材里的课文也让我获得了很多知识,整个备考过程可以说受益匪浅。所以我很庆幸,没有辜负光阴。
第四版的高级口译教程切割好的音频我已经传至网盘,做这个东西耗了不少精力,之前更了两次网盘都过期了。获取方法:
1、文章打赏5元。留言邮箱。
2、无需打赏,关注公众号,转发并留言邮箱,具体规则回复“高口"即可。
折梨:带你用思考的眼光打量职场,将每一个亲身案例掰开揉碎分析给你听。每月分享好书推荐。一个爱画画的多语言学习者,很高兴认识你:)
网友评论
邮箱1345295073@qq.com
邮箱为1181879020@qq.com
希望楼主大大早点回复,急用谢谢
873826635@qq.com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