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赏析历史随笔
从诗人方干《送僧归日本》诗,可知唐朝已有时差概念

从诗人方干《送僧归日本》诗,可知唐朝已有时差概念

作者: 榆木斋 | 来源:发表于2019-07-23 01:31 被阅读2次

    枯木

    《送僧归日本》

    【唐】方干

    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

    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

    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

    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

    关于时差的概念,一般西方国家认为是麦哲伦1522年环球航行时发现的,当时麦哲伦的船队返航至佛得角群岛时,发现船上的日期是7月8日星期三,岸上却是7月9日星期四,于是回国向皇帝和教皇汇报,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探讨,也逐渐揭开了时差之谜。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时差概念,从科学角度来说,最精确的当属南北朝时期的《大明历》(也叫《甲子元历》),这是由著名科学家数学家祖冲之(429年—500年)创立的,也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改进,祖冲之引入“岁差”概念,在391年插入144个闰月,朔望月长度为29.5309日,这和利用现代天文手段测得的朔望月长度相差不到1秒钟,别说一千多年前,就是现在都算是很精确的数字。

    到了唐代僧人一行(683年~727年)编制了《大衍历》,他发现观测地点不同,日食发生的时刻和所见食象都不同,各节气的日影长度和漏刻昼夜分也不相同。这种现象是过去的历法所没有考虑到的,这就需要到各地进行实地测量,于是在公元724年主持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天文大地测量,正确掌握了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规律,事实上给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度,从而编制出更加精确的天文历法《大衍历》,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传入日本,行用近百年。

    除了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其实不少诗人也在实际生活当中认识到时差的概念。就拿本文开头的诗词来说,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例子。

    方干我们以前介绍过,是晚唐著名诗人。方干(836—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幼有清才,仕途蹭蹬,举进士不第,长期隐居镜湖中。为人耿直,貌陋缺唇,因朝廷腐败,嫉贤妒能,不被起用,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亦儒亦释,和许多僧人有交往,对佛理颇有研究,有不少参禅诗词传世,金圣叹赞曰:“先生不惟精诗,乃又精佛”。这首《送僧归日本》就是方干和日本僧人的交往记录。

    明朝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四极”:四方极远之地,《楚辞•离骚》:“览相观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 ,南至于濮铅 ,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郭璞注:“四极,皆四方极远之国。”。“二仪”:指天地,日月。曹魏时期曹植《惟汉行》:“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南朝沈炯的《陈武帝哀策文》:“二仪协序,五纬同符。”。“晦明”:指黑夜和白昼。首联大意是:日本虽然处在遥远国度,和中华共在日月天地之下,然而关于先后白天和黑夜的先后顺序却难以测知。

    南京博物院 明代 《坤舆万国全图》

    “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寅卯时”:早上3点到7点。处在西方的中华国度尚是夜晚繁星点点的时候,然而东方的日本却已经是早上旭日东升了。

    “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扶桑”:指太阳,这里借指日本,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因谓为日出处。中日国界在茫茫大海中划分,杳渺不可知,而友僧所在的日本就是天涯之外了。

    “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僧人归国日本,即便是顺风顺水,满帆行进,那么到了日本也是第二年了。

    方干的这首《送僧归日本》诗,描写了二人友情深厚,面对日僧就要归国之际,方干赠诗送行,想到朋友需要乘舟远行一年左右才能到家,不由得深发感慨,敬佩和留恋之情可见一斑。

    鉴真大师

    唐朝国家隆盛,四方来朝,尤其是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前来学习中华上国的优秀文化,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技术等都被源源不断的搬回日本,奉为圭臬。唐朝日本僧人多次来中国学习佛教佛理,,大唐不少高僧也东渡日本,诸如鉴真大师就六渡日本传播佛教,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方干的这首诗词,不但描述了和日本僧人的友谊,还反映出当时日本僧人学佛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诗人在不经意间,通过对天文地理的观察,得出时差的概念,虽然是诗人的浪漫描绘,然而相当准确,这也算是古人的智慧体现吧。

    2019/7/23榆木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诗人方干《送僧归日本》诗,可知唐朝已有时差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ln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