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古代文化想法
未来简史——人类的特殊之处

未来简史——人类的特殊之处

作者: 干货星球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20:21 被阅读8次

          智人认为自己的伦理地位较为高尚,自己的生命比猪、大象等动物更有价值,但是人类究竟特殊在何处?难道是生态上的权利不对等造成的人类的优越感?一神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认为只有智人拥有灵魂,其他动物死后会化为虚无,但是现在无法证明人类有灵魂而其他动物没有,而且这个观点违反了进化的基本原则。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所有的生物——从大象和橡树,到细胞和DNA分子——都是由更小、更简单的单位组成的,会不断结合和分裂,无法分割或改变的东西,就不可能通过自然选择而出现。如果说灵魂是不可分割、永恒不变的,那么进化论无法接受灵魂的概念。正因为进化论否定了灵魂,这个理论不仅吓到虔诚的基督徒或穆斯林,还吓到了那些希望每个人都有一生不变个人本质的人,所以进化论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弹。

          另一种证明人类更加优越的说法是人类拥有心灵(脑中的主观体验,例如痛苦、愤怒和爱等)而其他动物没有,人不吃饭会有饥饿的感觉,但是机器没电却没有充电的主观渴望,因此人是有心灵意识的,而机器没有。但是动物有没有心灵意识?目前看来感情和情感只是生化数据处理算法,意识是由大脑中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的,但是大脑的各种生化反应和电流是如何创造出痛苦、愤怒和爱等主观体验的,至今仍无法解答;人身体的各种活动都是一连串的电化学反应,基本不需要任何意识感觉,我们并没有发现哪一项运动需要意识去参与,但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情实切感觉到它的存在,这种意识为什么会存在也无法解释。

          人类感觉自己有心灵意识,但是动物有没有意识?目前,各种证据均指出,非人类动物拥有构成意识所需的神经结构、神经化学及神经生理基础物质,并且能展现出有意识的行为。因此,负责产生意识的神经基础物质并非人类所有有。现在很多国家通过法案承认动物也像人一样具有情感,实验室中很多小白鼠实验也是以此为前提的。

          还有一种认为人比其他动物优越的论点,虽然已经接受非人类动物也有意识,但是认为它们没有像人类一样的“自我意识”。这些动物可能会感到沮丧、快乐或饥饿,但并没有自我的感觉,并不知道自己所感受到的沮丧或者饥饿属于这个称为“我”的实体。还有个更复杂的版本,说的是自我意识可分为不同程度,只有人类知道自己是个有着过去和未来的长久延续的自我,而其他动物只能活在当下,就算他们似乎还记得过去或者是在规划未来,也只是在对当下的刺激或瞬间的冲动做出的反应。但这种论点也未获得证明。

          很多方面都没有说明人类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为什么现在不是马在驾人拉车、大鼠用人做实验、海豚赶人跳火圈?智人一定有什么独特的能力,才能让自己主宰其他所有动物。其实这种能力就是智人这个物种能够大规模而灵活地合作。这不仅适用于人与动物的斗争,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谁能更加有效合作,谁就能胜利。而且智人的行事合作并不是依照冷冰冰的数学逻辑,而是根据有温度的社交逻辑进行的。在少数人的合作过程中遵循最后通牒博弈原则(一种由两名参与者进行的非零和博弈,这博弈中,一名提议者向另一名响应者提出一种分配资源的方案,如果响应者同意这一方案,则按照这种方案进行资源分配),在多数人的合作过程中并非如此。

          人类之所以很难理解“想象的秩序”这种概念,是因为人觉得现实只有两类: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其实除了这两种,还有第三种——互为主体。这种互为主体的现实,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而是依靠许多人类的沟通互动而存在,比如美元并没有客观价值,如果所有人都拒绝接受这张纸,美元就是一张毫无价值的废纸;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也是如此,我们都生活在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每一个时代,人类都会编织出一张意义的网,并全然相信它,但这张网迟早会拆散,被新的网所替代。

          智人能够统治世界,是因为只有智人能编织出互为主体的意义之网,这就是人类的特殊之处。这种创造出互为主体的实体的能力,不仅让人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也让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出现分歧。生命科学着眼解开遗传密码,弄清大脑中的电化学反应;而人文科学强调互为主体的实体,用历史的方式思考问题。在21世纪,历史和生物学的界限可能变得模糊,并非因为我们将发现如何用生物学来诠释历史事件(这个不切实际),而是因为我们会因为意识形态的虚构故事而改写DNA链,随着人类的种种虚构想象转译成基因和电子代码,互为主体的现实将吞没客观现实,使生物学和历史融合在一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来简史——人类的特殊之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xb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