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中文的“禅”或“禅那”是梵文的音译,英文通常译为“沉思”或“冥想”(Meditation)。
禅宗起源的旧说
传统说法,释迦摩尼除了传授见诸佛经的教义,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外别传”。释迦只传授了一个弟子,这个弟子又只传授一个弟子,如此在印度传了二十八世到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南北朝南梁时期来到中国,成为禅宗在中国的始祖,直至传到六祖慧能(公元六三八至七一三年)。
以上说法其实并无详实根据。实际上,禅宗的理论基础在僧肇和道生的年代就已产生,无须求助于传说中的菩提达摩来充当中国禅宗的创始人。
但是北派神秀和南派慧能以诗偈概括禅宗信仰要义,慧能取胜继承了五祖弘忍的衣钵乃是历史事实。
附:
神秀的诗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强调宇宙心,佛性,即心即佛)
慧能的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强调“无” 非心非佛)
第一义不可说
禅宗后来依循慧能的路线发展,是空宗和道家思想的结合达到了顶峰。空宗尊为第三层次真谛的道理被禅宗称为“第一义”,也就是不可言说,“第一义”的本性便是“不可说”。这就是学僧向禅师提问,禅师或者所答非所问,甚至把徒弟打一顿的道理。禅师是借此告诉徒弟,这问题是不能回答的,只能靠自己去“悟”。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无”不是任何“物”,因此无可说。如果强加给它一个定义,就是对他施加了限制。禅师和道家都称之为落入“言荃”,即掉进语言的网罗。说明这个道理的故事有很多。
修禅的方法
要识得“无”这个第一义的真谛,就是对“无”的意识,这是“识”。因此,修行的方法也只能是“不修之修”。
最好的修禅便是尽力做眼前当作的事。这也正是道家讲的“无为”和“无心”。实行这样的修持,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无论这个目标多么崇高;修行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心,而抛弃其他一切得失考虑。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如此而已。这就是不修之修。修持不是为了任何目的。这样当人前世积累的业报已经耗尽,就不会再生出新的业,他便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涅槃。
这种不修之修是一种修持,正如不知之知仍是一种知一样,修持得来的自然与人天生的自然也是不同的。人本来的无知和自然是一种天赋,而“不知之知”和“不修之修”则是内心修持的结果。
顿悟
按佛家的看法,人的修行,不论多久,就其性质说,都只是心灵的准备。要想成佛,必须经历“顿悟”,类似跳过悬崖的内心经验。人只有经过这样的内心经验,才可以成佛。
人悟道就是与道合而为一。这时,广漠无垠的“道”不再是“无”,而是一种“无差别境界”。这种人与外部世界的无差别境界,不是言语所能表达,只有靠人自己经验才能体会。
当禅僧处在顿悟前夕,需要师父的帮助。禅师采用的方法往往是“一声棒喝”。
禅师们用一个比喻形容“禅悟”:“如桶底子脱”。桶底脱落,桶里的东西,刹那间都掉出去了。人在修禅的过程中,到一个时候,心里的种种负担,像是忽然没有了。
这不是解决了思想问题,而是所有原来的问题都不再称其为问题了。所谓“道”是“不疑之道”的缘故。
无成之功
人经历“顿悟”之后,并不是由此得到了另一样东西。今日的“悟“便是先前的”迷“。
禅师像寻常人那样生活,做寻常人所做的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了禅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还要离开禅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这便是禅师所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禅僧还有一句常说的话:”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如果担水砍柴皆是妙道,那“事父事君”难道就没有妙道在其中吗?如果从禅宗教义里寻找这个问题的逻辑结论,回答只能是肯定的。但是禅师们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只有留待新的儒家去回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