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转眼间就到了夏天,又是一年毕业季,找到工作的学子们欣然前往工作地,还没有着落的毕业生依然在忙碌着。
训犬基地培训结束,程文哲按照要求返回了原部队享受一级士官待遇。程文哲和文慧原来的设想是:文慧在首府找一份工作安定下来,文哲一期士官结束就有资格结婚,到时候就把家安在首府。
计划赶不上变化,文慧的专科文凭本来就没有竞争力,再加上她平时就有点厌学,也没有怎么提升自己,没有特长,找工作很不顺利。于是文慧听从父母的建议回到了县城,再从长安排。
自从文哲被所在部队安排到训练基地学习,以后享受一级士官待遇,大概率不会回到县城,后来文哲又给老爸透露将来准备和文慧在省城安家,程前给儿子留下的婚房也就失去了意义。后来果断地卖掉了那套大三居,并把铺面的房贷提前结清,还有一部分结余,家庭经济开始良性循环。
文慧回到县城后,程前夫妇特意把文慧请到家里,说了自己的打算:“要不然咱们再开一家劳保店,我们这边供货,你负责销售,店铺租金我们负责,刨去成本差价算你的工资。”
文慧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不想看店,一天的时间都绑在店里,没有一点自由。”
程前又补充道:“要不然我找找人,让你到加油站去工作,当个加油员,两班倒,干一天休息一天。”
“再说吧!”文慧对这份工作似乎也不满意。
……
后来程前和儿子沟通后,才知道文慧的具体想法:“她不想看店,时间不自由;她也不想去加油站做服务性工作。”
“那她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呢?”程前有点想不通了。
文哲幽幽地说:“她想坐办公室工作。”
荣荣忍不住插嘴道:“坐办公室工作,得有那个能力呀,要不然怎么不在首府找一份办公室工作呢?”
“能力有限,还不认命!”看来几年军旅生涯,文哲真的现实了很多。
……
这次谈话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程前夫妇索性不再管儿子和女朋友的事情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玉玉和王同学求职还算顺利,玉玉去了一家外贸公司,英语成了她的加分项;王同学去了互联网公司做技术管理,薪资待遇还算满意。
两个人的工作相对稳定后,王同学的父母拿出这些年仅有的积蓄在郊区给儿子按揭了一套小两居,简单装修,他们一家便住进去了。
王同学的父母征求玉玉的意见:去新疆拜访亲家,商量结婚的事情。被玉玉婉拒了,她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做主,于是元旦便领了结婚证,春节他们一行四人去贵州老家举行了婚礼,便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
春节过后玉玉和王同学直接从贵州老家回到新疆,和亲人们吃个便饭,亲人们也给一对新人包了祝福红包,在祝福声中得到了亲人们的认可。
婚后,虽然玉玉夫妇的收入还可以,但高额的房贷,未来孩子的出生,以后换个稍微大一点的房子都在小夫妻的计划中,玉玉对经济上把控十分严格。对此婆婆有点不满意,心说:我们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了,不该享福吗?还过这种节约的日子?无论婆婆怎么暗示,玉玉都不为所动,依然坚守自己的底线。
不光婆婆对玉玉有有意见,娘家这边也一样:原以为玉玉功成名就,会贴补家里,可是让他们失望了!后来亲人们开始调侃玉玉为“抠抠”,她依然我行我素,不为所动。
奶奶有3500元的工资,爸爸的退休金也有4200元,在县城生活绰绰有余,根本用不着帮扶。自己读研三年没花过家里一分钱,三年来的花费都是一滴血一滴汗挣来的,挣钱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担心自己生病,担心找工作不顺利,还担心在大都市留不下来,更担心……现在虽然挣钱多一点,但后续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其实这点工资在小县城是一笔巨款,可是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真的不算什么!
玉玉这边稳定下来后,姐姐静静那边却不顺利。儿子出生时静静没有奶水,出月子之后婆婆便把宝宝带到了连队的家自己照顾,静静和老公依然忙自己的生意。一家店面要出租,价格也合适,夫妻两个便把店面租下来,老公出去送货,静静守店零售。
刚开始还相安无事,送货的时间有限,而守店铺的时间却没有定数。静静中午在店里简单吃点,等下班回家时老公宁可打游戏也不做饭,这让静静很不爽,于是两个人开始不断地争吵。静静真的低估了老公吵架地能力,他得了他妈妈吵架的真传,那架势堪比泼妇,让静静不知所措,第一次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婚姻。
婆婆得知儿子儿媳吵架冷战后,带着孩子冲到儿子儿媳的家里,大放厥词:“我给你们买房子,帮你们带孩子,你们还不消停,要怎么样?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本来小两口吵架很正常,明智的父母要么不管,要么劝和,哪有火上浇油的父母?
后来静静去婆婆家看孩子,婆婆竟然把孩子藏起来,并且说什么:“只生不养算什么?”忍无可忍的静静也口出狂言:“你要想养,就让你养个够……”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婆婆家。
婆婆强势,老公霸道,静静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地婚姻,何去何从,交给时间老人吧!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