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认知天性》的起因很简单,就是知乎某推荐书类高赞回答。第一本就是它,还语重心长的提醒“这本书能解决一个问题:教你如何成为学新东西最快的那个人”。之前kindle上也推过这本书,这本书应该可以翻一翻。
这本书讲述的内容不足以让人耳目一醒,但从更严谨和学术的角度讲述了“学习”这件事。
论述前提
万千智慧始于记忆万千智慧始于记忆。
虽然不知道悲剧《背负的普罗米修斯》中何处说了这句毫无悲剧色彩的话,但这是全书观点的前提。如果对这个前提有疑问,甚至根本就不相信这句话,那阅读时就会产生某种抗拒。
事先声明,“万千智慧始于死记硬背”是不能和这句话划等号的,原因书中有解释。
PS:如果想看这本书掌握认知方法,集中突击期末考试的大学生,最好还是放下书,赶紧“预习”去吧。
背景介绍
本书有三位作者,两位作者是美国心理系教授,一位是小说家,负责把文章写的通俗些,方便我这种门外汉读懂。国外学者的通俗读物,一般都有几个特点:
1. 多地方都标注信息源,方便读者校对内容,查阅一手资料。惭愧的是,我从来没翻墙查那些资料,标注一手资料的意义,也就是多个心理慰藉,安心的相信书中观点。如果有个较真的人核对资料后,发现作者说的不对,烦请扫盲。
2. 没有证据支撑的观点,提出来为止,不深入论述。写书因为没人打断,无拘无束,导致部分观点即使缺乏论据支持,也可以长篇大论一番。作者在这方面相当克制,没有证据支持的观点,不会在此基础上推演另一个观点。外加本书作者是以注重实证,用研究说话的认知心理学为方法论,这个特点更加突出。
3. 有“推荐阅读”章节,每章有小节,部分书还有“课后习题”章节。不排除它们就是以教科书为目的出版的。
第二个特点就导致,把书中证据刨除后,观点没有繁杂的体系,少了分艳丽,多了些实用性。国内的《XX学习法》《XXX要这么学》,都是以某些学霸为叙述者,总结经验,理论带有几分神秘主义色彩,阅后直呼“是个狠人”,啧啧称奇。该书的实验对象多是大众,就是你我他,学习技巧无外乎是身边某人用过,亦或自己曾经这么做过,学习门槛很低。
如果见惯了国内学习方法论高高在上的一套,这本书踏踏实实,有理有据讲了些洗净尘华的基础技巧。看完之后,你可能就不是一根韭菜了。
这本书至少读2、3、4章
第一章就是很普通的,老师上课前敲黑板“这堂课可是考试重点”。
后续章节的内容,也有关键概念,但在别的书中能看到类似观点,比如《异类》《好奇心》《学习之道》
作者用三章的篇幅阐述,如何把知识长期有效存在记忆中,并且能快速提取出来以备使用。
第2章 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万千智慧始于记忆,如何让知识融入自己的记忆网络呢?
“记忆结“比喻检索知识,强化记忆的行为。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想必小伙伴们都有耳闻,这是任何背英语单词的软件都重点科普的内容。改善学习方法,就要在记忆曲线的点上“打结”,有效的防止遗忘。人的记忆类似一根绳子,作者称为“知识链”,实践的时候用手握住,从头撸到尾,太平滑就不会在任何地方停留。考试的时候常发生,一下串起了整本书的内容,能解题的知识点却没想到。重要的知识”打结“,这样实践的时候就会在那里停留。用王家卫电影中的台词“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可我却偏偏走向了你“。
用个人反思或外界测验等手段,强迫检索知识,类似于爬虫。单个知识点在记忆网络中即使前置记忆比较少,也可以通过重复检索的手段增强记忆。知识孤岛是每个人都企图避免的,思维导图这种知识框架才广受欢迎。可建立连接不代表实践的时候知识就可以随意提取,有些冷门知识尘封在记忆深处,不容易想到。有意识的为难自己,检索知识,爬记忆网络,可以强化知识间的联系,把脑图真正的刻印在脑海中,并非画在纸上。
主动检索知识的有效性比被动接受要强得多,这是建立知识线索的有效方式。没有到“吾日三省吾身”的高度,只是简单地回忆叙述。反思涉及多种认知活动,带来有益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可以检索知识。一个从小听到大的学习方法,就是课间几分钟内回忆上课讲了什么。按照本书理论,行为是对的,时机有问题。要等忘记部分后,再回忆知识,才能形成有效的检索。因为遗忘,短期记忆无法造成过多的干扰,产生“我明白”的知识错觉。因为没全部遗忘,检索才有可能成功回忆起来,不至于退化成重新学习,从头再来。
反复翻阅课本,重复接触知识,起不到同样的效果。错觉是认知心理学的重点概念,错觉无法当做行为的有效依据。反复翻阅课本,勾下划线,标出重点,产生了熟悉错觉——我已经流利阅读这段文字,肯定也掌握知识,形成蜜汁自信。尤其是阅读的书籍讲的很透彻,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时,更容易产生这种错觉。这也是为什么部分公众号的文章读起来酣畅淋漓,读完一无所知。且不说短期记忆,熟悉课本甚至不是掌握知识的充分条件,知识还是作者的,而不是自己的。
作者的“困难哲学”(个人总结)尤其认为,付出的认知努力大,回忆越轻松。这和对学习的一般印象不同,不应该学起来越轻松,学习效果越好,学习能力越强吗?除了学习书籍,部分高效能人士书籍都反驳过,做起来越轻松的事情,可能必要性越差。检索练习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做选择题、判断题,也有论述题,都要付出认知努力,程度不同,效果不同。选择的形式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大,效果越好。
第3章 “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
逼自己一把上一章结尾提到了“困难哲学”,这里的内容就是讲述何种练习形式,形成合意困难。合意困难是在学习中制造良性干扰,故意给自己制造麻烦,造成短期学习困难,提升长期学习效果。检索的难度越大,忘记的知识越多,产生表面效果就越难,但持久效果就越好。有三种形式,下面分别阐述每种刻意练习形式:
(1)间隔练习,学习与练习间隔分来进行。间隔时长控制在不要做无意义的练习,也就是不能全部遗忘。睡眠似乎在巩固记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间隔一天。
好处是,间隔时间内让知识沉淀发酵,新知识就能和旧知识产生联系,初步建立记忆网络,消耗新知识。有间隔,短期记忆才会消失,主动索引才能付出认知努力,形成记忆结。
(2)穿插内容练习,在学到某个知识点的梗概而非彻底学习时,间隔学习下一个知识点,最后集中练习。这样做同样是基于让新知识沉淀酝酿的目的。
集中式练习类似于《超级马里奥》的关卡式学习,彻底学习某个知识点,通过一次测验,再学习下面的知识点。穿插式练习指在学到了某个知识点,意图乘热打铁,大施拳脚时,学习下个知识点。
穿插式练习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太多的认可,原因很简单。首先是短期见效慢,成就感差。更重要的是,比起延迟反馈,人是倾向于得到即时反馈的。只有克制了本能的对即时反馈的渴望,穿插内容练习才有应用的可能。这也就引出了本书第5章的内容——感觉不能作为行为依据。
(3)多样化练习,在多种条件下练习同一个知识点。书中用投沙包为例,两组学生,一组学生始终练习3米远投掷沙包,另一组在2米或4米的距离投掷沙包。尽管最终考核方式是在3米处投掷沙包,但后者的成绩却比前者好。
多样化练习好处是什么?从认知努力角度看,多种条件需要大脑多种区域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单一条件逐渐退化为单一区域努力。从对知识的理解看,在多种条件下练习,对条件的理解更为透彻,形成了“行为词汇表”,活学活用能力更强。
顺便一提,肌肉记忆向来被体育界当做金科玉律,作者提到了某个棒球队做出了改革,取得了成绩。和其它观点不同的是,咱们没有研究支持该论点。
“让子弹飞一会”。以上三种形式本质都是某种形式的间隔,目的是加大认知努力,打造记忆结,塑造牢固可靠的知识链。间隔练习的反面是集中练习。“XX集中营,给我们一个暑假,还你一个漂亮的成绩单”,这种集中练习效果被作者怀疑。刚学到手的知识,凭借短期记忆,可以拿到漂亮的成绩,随后带来的快速遗忘却被人忽视。
肯定会有疑问:其他的耗费认知努力的方式呢,一定要用这些吗?比如我可以倒立看书,这要费大力气呀。本章开头,我提前介绍了“合意困难”(为什么提前介绍,原因在后面说),作者很坦率的说,关于合意困难研究比较少,上述三种困难有据可查足以构成合意困难,其它形式研究较少。凡事都有度,作者不忘提醒大家“无法克服的困难是无法构成合意困难的”。学习时循环播放《改革春风吹满地》,以此增加自己的认知努力,这是个糟糕的念头……
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很焦虑,或者害怕困难和失败,能产生认知努力,让学习效果很好嘛?有明确研究表明,并不能。“工作记忆”是大脑中信息暂时存储和调用的场所,类似于计算机的CPU。这些感觉会占用该场所,减少真正用来对付困难和失败的空间,让学习效果更差。压力不是资本,能转化成动力的压力才是资本。
那为什么这几个间隔能达到合意困难,或者说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呢?作者总结道,这些手段,保真的模拟了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的情况。“实践出真知”,最有效的练习形式,是那些模拟真实运用知识的情景。作者对学习的定义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学习知识,后部分是运用知识,不到运用知识的最后一步,都算是半山腰。学以致用是考核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学习过程中拟真度高,方可“把训练当做比赛,才能把比赛当成训练”。
第4章 知识“滚雪球”效应
知识之间的联系作者认为学习分为三步:编码,形成短期记忆;巩固,形成长期记忆;检索,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检索知识,学以致用。前面介绍了作者的“困难哲学”以及方法论,先把这些放一边,知识是如何形成长期记忆呢,形成长期记忆后,知识会升华吗?
长期记牢新知识的方法就是和已知建立联系,类似于滚雪球,把知识体系越滚越大。通过赋予信息意义,建立知识线索,从自己的话解释,知识就会在脑海中扎根,成为长期记忆。过程中,还能甄别表面知识,露出最重要的内容。
长期记忆是可以无限多的,知道的越多,越容易为新知识建立联系,“学习能力”也就越强。所以,《魔法禁书目录》的茵蒂克丝不可能因为装满了禁忌的知识,大脑炸裂。海量数据考察的是索引能力,也就是如何快速的回想起被尘封的知识。平时就要付出认知努力,阶段性有间隔的索引知识。索引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强化记忆间练习,同时还能弱化矛盾联系。旧知识在给新知识建立联系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矛盾,索引可以淡化回忆时因为矛盾联系而搜索不到某个知识。
重复索引这种行为,还能升华知识,相关的知识最后以模型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成为整体。遇到实际问题时,形成条件反射,知识串联着涌出。
总结
整本书的写作方式和倡导的理念一致。不少书籍会按照先后顺序讨论——先是详述一个主题,然后再将下一个主题。这本书读起来有些乱,原因在于作者前期就断断续续引出了后面章节才解释的概念,比如“合意困难”“辨识”“认知努力”。这种穿插的手法,确实做到了间隔内容学习的手段,只是笔记总结有些吃力。
吐槽一下,部分章节名与内容不搭配,难道这也是“认知努力”?
作者以马拉松式的长期视角看待学习,批判短跑式的短视学习方法。针对“短视”的批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回答很偏激,“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本书没有讲述如何形成短期记忆,部分实验对象短期记忆效果差,长期记忆效果好,也成为支撑证据。针对短期记忆,只提到了记忆宫殿和口诀这两种助记手段。但在实际学习中,如果听完就懵,阅后就忘,形成不了任何短期记忆,随之而来的沮丧和失落很可能让人坚持不到最后。
上面的笔记没有提到作者如何支撑论点,如何用研究反驳坊间流行的学习方法,而这些才是本书的特色。读书笔记总是二手的(更何况我写的还很烂【捂脸】),有兴趣的还是推荐去读原书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