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一位艺术家在做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样的人”。
作为一个人尽皆知的现代画派的大师之一,毕加索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来对比一下梵·高和毕加索,就会有惊人的发现!
梵·高27岁开始学画,37岁自杀身亡,短短的十年创作生涯里只卖出过一副画,据说还是他弟弟帮忙卖的。
相反,毕加索15岁开始学画,91岁过世,一生卖出的画不计其数,累积的财富惊人,身后遗产几十亿美元。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梵高过的是被动式的人生,他生前籍籍无名,死后原本也极可能默默消失,仿佛世界上从来没有这个人。
后来梵·高之所以声名大噪,广为后人所熟知,是因为当年梵·高的弟媳妇,发现了梵·高写给她丈夫,也就是梵高弟弟的信,因此邀请媒体来传播信里提到的故事。
如果没有这件事,梵·高的画作恐怕早就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了。
而毕加索是绘画天才,同时也是一个“故事营销天才”,他的话大都是自己卖出去的,用各式各样巧妙的商业营销手法。
通过上述比较,我个人非常武断地说,毕加索其实就是位“行动艺术家”,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行动”,让自己迅速走红起来。
“行动”的英文就叫“Action”。
“Action”是拍电影时,最重要的一句话。
当导演喊出Action,剧组的所有人全都得开始动起来,或者更精准的说,所有人全都得开始“演”起来。
Action,开始了!
演员毕加索的自我宣传
毕加索是西班牙人,他刚到法国巴黎闯荡艺术圈的时候,完全没有一丁点名气,所以一幅画也卖不出去。
幸好他不是等待机会的人,而是创造机会的人,他想了一个妙招来突围。
他过了好几个大学生,每天到巴黎的话电绕来绕去,离开画店之前故意问老板:
“请问你们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没有,谁是毕加索?”
“请问,哪里能买到毕加索的画?”“又是毕加索,我不知道。”
“请问,毕加索到巴黎了吗?”“我不知道,毕加索到底是谁呀?”
最后变成画店老板到处询问:“哪里买得到毕加索的画?我想进一些来卖。”
没多久,“毕加索”就变成巴黎画店老板,最陌生却也最熟悉的画家,他们对毕加索感到无比好奇。
直到时机成熟了,毕加索这才带着自己的画作,出现在巴黎各大画店。
这时,画店老板已经被毕加索的妙招喂养成饥饿的老虎,这时的他们就算看到纸扎成的兔子,也会饥不择食地扑上前来。
就这样,毕加索成功的把自己推销出去,卖出多幅画作,一战成名!
看来,“谋定而后动”,不是兵家的专利,任何人都应该也可以规划自己的人生。
别再说“顺其自然”了,顺其自然没错,但它跟“谋定而后动”一点也不冲突。
可怜的梵·高!
(摘编自许荣哲《故事课·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