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封建家庭中,家庭教育讲究严父慈母。然而又有一句话叫“慈母多败儿”。敢情孩子出息了必是严父之功;长成个败家子儿,必是慈母败的。
双标成这样也是清奇。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家中就是这样的“严父慈母”的完美搭配。然而,贾政这位“严父”之严更多的就体现在对宝玉的各种打压下。
02
《红楼梦》第十七章,“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和宝玉之间的别扭的父子情被刻画得淋淋尽致。
大观园初建成,贾政率一众清客游园拟题各处匾额对联。半路遇上宝玉。宝玉见了他爹本就犹如耗子见猫,连大气也不敢出,这时“躲之不及”,“只得随往,尚不知何意。”
一路上,众人观各处景致,依景或题诗或作对或拟匾额。贾政有心试宝玉之才,宝玉也有心展才,众清客在一旁当捧哏的,热闹之极。
可惜宝玉才是展了,仍是换不来他爹一句好话。估计他也不期待能换来他爹的夸奖。
毕竟宝玉是个不好好念圣贤书的。而吟诗作对属于歪才,考试大纲里是没有的,会了也当不得饭吃,如何值得一夸?
初时,宝玉做完命题作文,贾政还要替他谦虚一下——
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可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
后来,宝玉诗才继续展露,“笑”变成了“冷笑”,替宝玉自谦变成了直接训斥——
贾政心中也怕贾母不放心,遂冷笑道:“你这畜生也竟有不能之时了。——也罢,限你一日。明日若再不能,我定不饶。”
——不仅骂还威胁吓唬……
到最后,不想让宝玉跟着了,仍是劈头一顿训——
贾政忽想起他来,方喝到:“你还不去!难道还逛不足!也不想逛了这半日,老太太必悬挂着。快进去。疼你也白疼了。”
让宝玉跟着“逛”是他爹的命令,想让宝玉走也是他爹的命令,完了还要给宝玉扣个不孝的大帽子。——活生生地上演了什么叫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总之,当父亲的说啥都是对的,儿子干啥都是不对的。明明父亲对儿子关心之极,欣赏之极,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正话非要反着说才能显示出教子有方吗?
03
可悲的是,大清都亡了几百年了。现代的某些父母们还是信奉这种封建恶臭的打压教育。
其中的逻辑就是,千万不能给孩子太多好脸色,不然他会飘,会不知道谦虚谨慎为何物;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家长的权威,要让孩子“怕”;孩子若不怕你,那这父母必是失败的,是对孩子骄纵溺爱的。
所以,这是在培养封建社会的奴才精英吗?
这样的亲子关系真是让人窒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