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讲座分享这次网研社公益活动中我要分享的讲座是《当我按下确认键》。说实话,我是如何确定这个题目的,我也不清楚,只记得李琳社长给我发信息要讲座题目的时候,我正在银行取钱,一个声音传来“请确认您交易的信息”,于是我就有了灵感。
很多事就是这样自然而然,没有理由。
我必须承认这个话题给我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快意,剩下的全是填空。我今年七月份一直在做英语专业方面的培训,我手中有现成的课件,但是偏偏选择给了我一个班主任方面的讲座,我就需要重新烧脑,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不过诗云和老五倒都一致确认与教学相比我在管理方面更胜一筹。
教学好,管理好,管理比教学更好。
好吧!
“三分在教学,七分在管理”,我姑且可以认为这是对我的一个“褒奖”。
讲座的时间为一个小时,对于我一旦进入状态就停不下来的人来说,一个小时就像还没说话就要结束,这对我才是最大的考验与挑战。
我必须承认这个假期过得太过充实。
从接到任务到讲座只有一周的时间,按照常态化的思维这个时间足以完成任务,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即便是蒸馒头还需要发酵的时间,还有一个等待的过程,更何况突然来了一个任务,我哪里有本领做到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任务呢?
虽然是假期,但是学习任务一个接一个,作业也是一个接一个,哪一个衔接不好就会出现拥堵和堆积,好在我家孩子高中,我没有太多负重,否则每天带孩子的话,人根本就不能安静坐下来。
我记得我最早写博客的时候,都是等到哄儿子睡觉后才能坐在电脑前,那时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态,但是现在是奔五的人,我必须服从身体的呼唤,只要我敢熬一次夜,我的身体就惩罚我用三到五天的代价补偿。
专技培训学习开始了,我一边听课一边做课件,前前后后用了三天的时间,我这次的课件力求简单,图片多文字少,但文字少有一个不好的结果就是我没有参考,完全需要大脑一边思考一边整合语言,这对我来说又是挑战。
我想过写写稿件,但是又觉得写稿件太局限思维,我还是喜欢天马行空,让思想跟随状态跑,这虽然有些冒进,但我一直都是这样,我对自己还是应该有信心的,我需要给自己一个确认。
讲座就是讲故事story,要讲好故事首先就是要有store(储存),store的东西越多,故事就会越精彩,越打动人。
我平时都在写故事,而且这些都是我自己经历的故事,所以幻灯片上的每一张图片都是一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讲和用书面语言讲是不一样的,我更喜欢说自己喜欢说的话。
单单是做课件就用去了很多时间,但社长又给我一个批改作业的任务,批改结束后还要选出优秀的作业,我们网研社会给他们用证书确认。
生活中处处都有确认,一句表扬,一个点赞的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是确认,这种感觉带给我们的绝对是美好的体验。
当然与之对应的是负面的确认,我相信我们都会有过懊恼,有过没有被正向确认的经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能体会到确认的价值。
网研社年会是我们成长中的大事,所以在这四天的活动中每一天的精彩都不容错过,对于我来说,能帮助大家做一点事情我也倍感幸福。
在我们这个团队中,我属于最不出色的一个人,也是行走最慢的一个人,但是我喜欢这样的融入感,我喜欢“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优秀的你们在一起”。
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我喜欢这样的融入感。
周六听了一天的课,尤其是下午郝海峰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做评委的任务,我更是两个小时坐在屏幕前不敢有一丝懈怠,看四个团队在“神仙打架”,这种感觉非常过瘾。
烟雨楼论剑 神仙打架我很庆幸在每一步行走的过程中都有贵人相助。比如这次讲座分享要用到CCtalk,因为平时极少用这个软件,所以我绝对是大白。
不过我不担心,因为有诗云在。
等我分享的时候诗云会在旁边全程指导,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她分享的时候,我就给她端茶递水负责拍照。
爱出者爱返!
昨天我再一次修改课件,这是第几次修改了,我记不清了,但是就是这样推翻重塑,再推翻,再修正,一遍遍去折腾。
晚上和诗云试课件又到十点半左右,与讲课相比,我们更担心讲课中出现技术问题或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等等。
今天上午诗云做专业课分享,晚上我们还有一个腾讯上的读书分享,为了能赶上工作室小伙伴的行走,我提前加班完成了阅读任务,单单第一章就写了两遍。
读书这件事不是读就完了,而是要去思,去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真正做到这些,做好这些并不容易。
八月份我还有N个任务,这些任务是目前很清晰的存在,至于其他应该还有N个。
1.8月9号上午网研社讲座《当我按下确认键》
2.8月11号上午九点老梁读书会分享书目《养育男孩》在樊登书店四楼举行。
3.8月20号樊登书店讲书《父母的格局》
4.8月28号张爱敏工作室领读《推开教育的一扇窗2》
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结果都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中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人不可能只存在学习而脱离生活,每个人家里面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
任何时间都需要规划,任何一件事的完成都不可避免会牺牲另一件事来做交换,得到和失去永远都是在高高低低的摇晃下尽量平衡。
每个人都有自己信仰的追求,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就必须向更高处去飞翔,没有人要求你的高度,但当自己想去做的时候就有了高度,就自然而然生成了延伸。
或许,这就是格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