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成为上帝或英雄。只想成为一棵树,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诗句,其实点出了教育的本义:不是在造少数精英,而是在岁月静好中安安静静地培育生命。打开今天的《工作日志》,如今反思提升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逆向思维成了一个历练过程和提升路径。且看今天的“心灵笔记”——
团队活动的课程化。今天,全县团建现场会在南城中学召开,主题是少先队标志礼仪互检互学互促现场会。“我们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开始分主题,成系列,分年纪、分层次创设活动课”,闻听我的介绍,县团委书记李森同志真不愧为学者型官员,当即表示将在南城中学再开一场全县观摩会,组织人员进课堂进行深度学习。我们的活动设计,有“三个基于”——基于教育的内涵属性而创设序列化的活动,基于认知的特点规律而开展的主题化活动,基于项目式学习而创生的生成性活动。活动的课程化建设,我们将紧紧围绕“依据成长需求,由学定教和让学生先来”这个“三原则”进行。
育人氛围的生态化。昨天电视台王台长专程观摩了南城大课间活动后,制作了美篇《海棠依旧,南城日新》。菏泽二十二中的张燕珍老师用美妙的笔触“深情”地留言——“榆钱飘香的季节,牡丹含苞,海涛依旧,妙龄少年扇舞翩翩,阳光课间笑语阵阵……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哦,南城师生的“千人舞”,让课间诗意盎然,轻舞飞扬中一个个阳光学子阳光明媚,一位位师者慈爱灵动,一步步教育诗旅幸福灿烂。南城,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教师们在馨香悠远的芳香中兴致勃勃地游园,纷纷拍照留住美的瞬间;孩子们打开心灵的取景器,在水浒印象园、月季园、牡丹园、玫瑰园等生态园中追寻美、发现美,一种“无言的教育”在化育一颗颗向上向善的心灵。环境即教育,此之谓也。
人际和谐的家文化。 “美丽花园,幸福家园,一块有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乐土,自是人人向往的地方,”这是南城人的心声。打破“情感壁垒”,重铸自己的社会情感力,南城人坚信: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在这种人文主义价值导向下,我们开始了“尊重、倾听、沟通与激励”,进行了情感上的互动、情怀上的感动、认知上的悦动、理念上的行动——一种关注生态的教育,创生一所因有温度而充溢着关心关爱的亲情、洋溢着成人达己的幸福感的理想中学校。以友情、亲情化育人间真情,让师生成为一位有爱的能力的人。
…… “如此幸福的一天”,我的感慨是如此自然。又想到了切斯瓦夫的诗——“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蜂鸟停在忍冬花上。/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的确,“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个人并不使人难为情”,“故我”如此曼妙,“今我”如此充盈,未来之我必将美好……
金辉 于万和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