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感女的暖冬经验

作者: 扶摇风 | 来源:发表于2016-11-04 14:11 被阅读1309次
暖冬

进入北风迭起,秋寒阵阵的秋季后,在冷空气轮番洗礼之下,成都的气温早从“秋凉”直奔“秋寒”而去。蓉城气温确也节节败退了,前几天还曾低至个位数呢。穿厚大衣、毛衣甚至棉衣者众。感叹着成都今年将迎最冷冬天的同事门,看我就一件T恤外搭牛仔外套。不禁又嚷开了:“天,美女,你材料和我们都不一样的吗?一直都穿这么少,我们都恨不得开空调了。哎,和你比,我们身上这肉算是白长了!说什么瘦人不经冷,全是骗人的!”

……

个人真心觉得胖瘦与抗冻与否没直接关系的。

除极个别特殊体质的外,最相关的该是个人生活习惯之类的吧。

呵呵,那就分享分享我这个资深骨感女的暖冬经验习惯吧。

冬天轻薄衣服也保暖

天气冷,就要多穿衣服,这仿佛是一个千古不变的定论,而且,越冷就越需要穿得多一些来御寒。像我身边其许多人喜欢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还经常跺着脚嚷冷,还经常感冒。而我,冬天的造型经常就一件贴身薄软小棉背心和莫代尔T恤,中间一件合身的打底衫,外套一件薄呢大衣或者皮衣类的,下面一条修身仔裤就好。精神干练着压根没寒冬该有的臃肿样儿。却真心不觉得冷,一直暖暖的感觉,几乎不怎么生病。

真如同事说,是我体质特好的缘故吗?

应该不是吧,想我高中那会儿,衣食住行在父母羽翼之下,因为大家都懂的“我妈觉得我冷”这一种冷,冬天穿成个熊似的,还穿了线裤在里面。貌似还经常感冒,曾经得过次急性胸膜炎呢。

还是大学得了自主穿衣权 ,变轻薄装后,身体状况才有很大改善的。奇怪了吧!

原来这也是有理论依据的。其实,人体和衣之间是存在着一个小小的内环境的。当衣服穿上后,身体与衣服之间的空气层厚度就会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意思有点像我们经常说的“穿堂风”,这样当然就会不暖反而更冷了。

冬天从另一角度来说,衣服穿得过多、过厚重就会使血管扩张,反而增加了散热,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所以也就更怕冷了。

可见,冬天穿衣原则是“二分寒八分暖”,适当受点冻,可以让皮肤绷紧后面积缩小,减少热量损失;在寒冷的刺激下也能促进血液循环,让人抗寒能力不断增强。相反,总是穿得过多的人比普通人更爱生病,因为厚衣服让身体没法及时散热,导致体温过高,一旦气温变化,非常容易感冒。

而里三层外三层的这样穿着很透风的毛料衣服,这样不但非常厚重而且还起不到保暖的效果。与其这样,倒不如像我这样轻薄的衣着呢。当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穿一层很贴身的保暖内衣、裤,然后再加一层薄薄的毛衣就可以了。

在衣服的最外层,至多穿一件能够抗风的羽绒服就好了。这种穿衣法既能够持久保持身体的温度,又能不受到外部冷风的侵袭。如果温度确实很低,只需要换上厚的毛衣就可以了。

如果户外活动量大的话,还是要穿少些为宜的。我去西岭雪山玩儿那会儿,看上面温度是要低些,但考虑到自己在那儿主要是玩儿雪的,跑着跑着很容易出汗。冷风一吹,还容易感冒。所以就只是换了身全皮且都有有收口设计的装束。额外在贴身小背心上再贴了可以发热的暖宝宝。

腰部双肾小腹附近最怕风寒侵袭,尤其是女性,腰部、小腹受寒会引起气滞血瘀,甚至宫寒,影响生殖功能。有小背心和暖宝宝的双重防护当然不会有状况咯。

别看我穿得轻薄,这轻薄里的小背心和必要时的暖宝宝可是我的小心机呢!

睡前烫脚是个好习惯

我的暖冬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脚暖和。大家对此应该都深有感触的:脚冰冰的,再怎样穿厚了都是哆嗦嗦的大笨熊一个。

讲真,我脚一般在大冬天里都一直暖暖的。毫不夸张的说,我真可以一双薄棉袜和单鞋过一冬的。稍微厚点的都hold不住,一不小心汗湿了就会冷。

对于大家都反映脚一直冰凉的问题,我高中那会儿可是深有感触的:睡前热水脚洗过暖暖的脚经常会睡着睡着就变凉,甚至有半夜被冻醒的经历。

仔细想想,我这脚也是在大学那会儿变暖的。不过,真不是大家猜的吃过什么补品。原因该是那会儿总和一个爱烫脚的室友一起约着烫脚的缘故吧。一人一壶开水放洗脚桶旁边,边泡脚边看书,感觉水凉了,就加些开水进去。看着书也不觉得时间难熬。经常一泡就大半个小时过去了。

因为尝到了甜头,我至今都还保留着这习惯呢。家里徐先森冬天里陪着我泡这热水脚,也感觉没以前怕冷了。

和中医朋友说起这,他也直感叹说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有关空调

个人感觉,现在人怕冷应该也和现代生活中对空调的过度依赖有关。

我个人习惯是不怎么喜欢用空调的。夏天如果不是小盆友和徐先森怕热,家里空调都几乎可以不开的,要开也就在睡前调26度开会儿。至于冬天,家里压根不用空调的,至多洗澡时开会儿风暖。

所以,我不是同事们以为的“火体”,而是“冬不怕冷,夏不怕热”。

还是那位中医朋友。他说,夏天呢,是该适当多出汗的,少吃高营养的食物,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了,到了冬天,体内没有多余的水分,你自然就不会怕冷。如果夏天怕热,开空调,把温度调得很底,毛孔闭了,水分都存在身体里面出不去,到了冬天,就会怕冷。

我之前不懂,其实只是单纯更喜欢自然的方式,想着远离空调,保住自身调控的能力。

原来,有些固执的坚持其实是必要的美好。

至于在办公室、商场那些不受自己所控,常开中央空调的场所。我一般都是备好方便加减的开衫外套自己慢慢过渡,做好加减工作的。经常看着好些朋友就那相同的一身“以不变应不变”,进出空调房室内外。要不感冒怕也是有些难的吧?

红糖饮和洛施玫瑰

最后说到大家都关心的喝过管用的补品问题。如果红糖算的话,那我一直爱喝的红糖水,就是吧。因为一直都喜欢红糖的味儿,经常都喜欢调些红糖水来喝。据说每天喝适量的红糖水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它能促进血红细胞的产生,使身体内血液的质量得到保证。我这暖冬感觉可能也有些受益于此的。

平时一般也就喝白水。去年开始听朋友介绍,奔着洛施的颜值,喜欢看着美丽的花儿绽放,还有水面上的滴滴精油,才开始喝起洛施玫瑰的。据说这玫瑰花对于女性来说有很好的气血调理作用,因为玫瑰本身有很好的行气活血,化淤的作用。 气血活了,血流通顺畅着,自然也暖洋洋了。

以上真是我这个骨感女所能想到个人暖冬经验的全部良心分享了,绝对毫无保留的。希望于您有益。愿所有的美女、帅哥朋友们今冬里都可以拥有这从头到脚飘逸的暖暖!

-END-


谢谢您愿意看完

我是“无折腾不生活”的扶摇风,用心原创所有的快意确幸与意外跌宕

若于您有用,请留下小红心,关注后再走吧

再次感谢您对我小小梦想的支持!

相关文章

  • 骨感女的暖冬经验

    进入北风迭起,秋寒阵阵的秋季后,在冷空气轮番洗礼之下,成都的气温早从“秋凉”直奔“秋寒”而去。蓉城气温确也节节败退...

  • 地毯+落地灯,分分钟拍出时尚家居大片!

    如何布置好暖冬家居? 总结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 地毯+落地灯——这才是暖冬的正确打开方式! 经典的黑白灰家居,看起...

  • 骨感,绝对的骨感美

  • 旺宅

    暖暖冬阳进我家, 千娇万态赏金霞。 楼高百女能邀月, 拥抱繁星近日华。

  • 骨感

    怀念总是孤独的 想念只有伤感的 在一起的时候是珍惜 初恋是激情 眼前的生活就是现实 现实是残酷 再相见只剩感情 谈...

  • 骨感

    文/弦牙乐钟 我想去北冰洋看看海 去太平洋吹吹风 在一个有花的季节 捧一束最鲜艳的玫瑰 献给我最心爱的姑娘 揽着她...

  • 骨感

    现实和我身材一样……

  • 骨感

  • 生活好骨感

    生活好骨感 骨感的只剩下了头盖骨 没有大脑 想的再多只是徒增悲怆 生活好骨感 骨感的只剩下了手指骨 没有手掌 冰冷...

  • 骨感的大学

    我所憧憬的大学和所有人憧憬的大学一样,美丽而又神密。但在来了这里之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那不是一般的大啊。宿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骨感女的暖冬经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xw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