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作者: 小小小林林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4-08 10:50 被阅读0次

司马迁


货殖列传

1、各地的地理物产人物,及由此形成的商业形态和致富之道:

齐地盐业、吴越铜矿。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面临汉水、长江、淮水。宛也是一个都市。当地民俗混杂,好事。多以经商为业。宛县孔氏的先祖是梁国人,以冶铁为业。秦国攻伐魏国后,把孔氏迁到南阳。他便大规模地经营冶铸业,并规划开辟鱼塘养鱼,车马成群结队,并经常游访诸侯,借此牟取经商发财的便利,博得了游闲公子乐施好赐的美名。然而他赢利很多,大大超出施舍花费的那点钱,胜过吝啬小气的商人,家中财富多达数千金,所以,南阳人做生意全部效法孔氏的从容稳重和举止大方。

2、价值规律:

范蠡在越地改革时,物价涨跌的原理和平抑物价的措施,取有余以补不足;必要性,价贱伤农,价贵伤民;军需物资,钱与物的流通

3、商业女性

巴郡寡妇清经营家族产业朱砂矿,秦始皇认为她是个贞妇而以客礼对待她,修筑了女怀清台,为中国古代社会旌表女性之始

4、经济主张

认为政治上的治乱兴衰与社会经济情况密切相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自由发展,政府只需引导和一定的法律规范,而不是与民争利---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太史公自序

1、个人经历: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采集史迹传说。继承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司马迁得以饱览朝廷藏书,又随汉武帝到各地巡游,增长了见识;

2、做史目的:完成父亲写一部"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的通史的遗愿;探求五经真义,五百年一遇的周公、孔子。

相关文章

  • 悲愤和高兴

    ——读《史记故事》有感 读了史记故事,我感到悲愤和高兴。 史记...

  • 《韩昇史记百讲》:读《史记》,有方法

    从来都没有读过《史记》,也没有想过去读《史记》。因为,压根不敢读《史记》。 但其实,读《史记》,有方法。 一,要学...

  • 古人的操守

    ——《史记》读后感 我反复读《史记...

  • 【拾肆-辩识】左史记动,右史记言

    腊月廿三 《礼记·玉藻》谓左史记动,右史记言。而《汉书·艺文志》又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此尚难证实孰是孰非。而我谨...

  • 以文运事与以文生事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曰: 《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若《史记》妙处,《水浒》已是件...

  • 读书笔记交流——《史记》第一:五帝本纪。

    ​读书笔记交流: 《史记》第一:五帝本纪。 前言: 要增强国学深度,就一定要通读《史记》,《史记》是我...

  • 真假生父:秦始皇是嬴政?还是吕政?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但是,《史记·吕不韦列传》却又说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史记...

  • 《史记》已阅读110篇

    《史记》已阅读110篇,阅读《史记》整部和阅读《史记》摘记,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对历史也越来越清晰明了。

  • 文明的起源(1)

    “伟大的国家史记有三份,功绩史记,文学史记,艺术史记,想了解一个国家,三者都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最后一份。” 一、...

  • 读史记·史记之外

    读完史记里的秦康公,总觉着有点单薄。感觉秦康公这个人不丰满,当然不是说他太瘦,而是觉得从史记里得到的印象太模糊,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zs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