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这一词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实在不陌生。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会议,我也不例外。
以前,我特别讨厌开会,每次一听到开会,都觉得很麻烦,心中也总会抱怨,又来浪费时间了,每天开这么多会干嘛?就这样,我在无意识中把会议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哪怕总是会有各种情绪产生,我也丝毫没有觉察到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会议本身。
直到今天的教师大会,黄校说到两个点,才让我幡然醒悟。
第一个点来自于黄校为大家通报台风“山竹”过后,学校的受灾情况。我校在各位男神们的驻守下,灾后损失特别小,只有2棵树倒,5棵树歪。其实这对于我们的学校环境来说,也是有影响的,但是黄校却立刻换了角度看问题,他笑呵呵道,“台风真懂我,知道我要在树倒了的地方做改造,另作它用,这下刚刚好,它直接帮我们把前奏完成了”。
听完这番话,我虽心里想着“这也可以?佩服佩服!”,但脑子却飞快在想着,如果是我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我的第一反应是沉浸在消极面中无可自拔,还是立刻跳出来,去发现其中的积极面?顿时,我就明白了,换个角度看问题,一切都不一样了!
从这件事情中,我也认识到不管我们在书本中学习了多少关于正念、积极心理学的知识,都不如一次具体的生活实践带给人的影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们常说,只有把理论真正用于了实践,那这个理论才真的是你的了。
第二个点是黄校给老师们提出的教研、集体备课中要用到的“五三一”原则。五是老师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要从课堂中去找到五个亮点和收获,用于听课后与上课老师进行探讨;如果是集体备课,则要自己想出五个特色的点用于和其他老师分享,或是提出五个问题,与其他老师探讨。三是老师们要从这五个亮点中,找出三个精华的点,可直接用于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一则是老师们要每天去攻克一个问题,一个难点,或是实践一个亮点。
在讲到“五三一”原则的时候,黄校特意提到,老师们去听课,不是去挑毛病的,而是去学习的。如果你只盯着别人的不好,那你就只能沦陷在不好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换个角度,去发现别人的好,并将别人的好,全部用于自己的课堂,那就会让你博采众长,成长得越来越好。
听完这番话,我觉得很受启发,同时内心也觉得有些愧疚。想起大四时候,去高雄交流学习,在某高中听课的过程中,我没有去吸取上课老师的诸多优点,反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巴拉巴拉提出了很多问题,让场面有些尴尬,而我却浑然不觉。直到回到住所,带队老师们善意提醒,才让我反应过来。现在想来,当时真是年少无知,甚至无礼,想到当时的场景,真让我脸红羞愧。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一直以为台湾的教育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型教学,所以当我看到传统的老师讲授为主时,我懵了,内心很不愿再去细细体会其中的优势与不同,反而一直揪着人家没有上成活动型课程的点不放。
今天再次回想起这件事情,我真心感觉到抱歉,虽然我已经不记得那所学校和那位老师的名字,但是我还是真心想为曾经的年少无知无礼道歉,对不起!
以上两点收获除了对我未来的教学具体实践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外,更重要的就是让我学会去换个角度看问题。
好了,现在回到文章最初的那个问题,对于会议的抵触心理,你要怎么去穿越它?很简单,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换个角度就对了,把它从你的对立面,拿回来,放在与你并肩的地方就好了。当你意识到,它不是来阻碍你,不是来浪费你时间的,而是来帮助你更好的学习成长时,这个问题,你就算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