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某乎上一篇问答阅读量1.6万,与我是很少有的事情,仅有的几篇上万阅读量的文章,这一篇数据是最高的。
我的知龄已经八年,刚开始本着寻找答案才关注这个平台的,而真正在这个平台码字的时间也就最近几年才开始。
2020年1月我在支付宝上购买了第一只基金,到3月26号大盘跌倒2600点的时候我懵懵懂懂搭建了自己的基金组合。然后就在某乎上搜索相关答案,平台精准推送相关内容,忍不住去写一个相关问答阐述自己的观点,创作分也跟着慢慢涨起来。
毕竟咱不是专业出身,资金也不给力,几年下来没有赚到收益,还亏损了几万元,那可是我的真金白银。不过我也没有割肉止损,已经跌到那个样了,还能再怎么样?我设置了定投,和我的养老备用金账户关联,开始躺平,亏盈交给时间。
虽然不在关注基金,可是写问答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每天都过去随手写个问答,后来索性把领域改成了情感,写情感小故事还是顺手的。从几百字到千字文,目前不自觉写成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情感故事文——写问答就像小学时写命题作文。
久而久之,创作分快达到满级,粉丝数量也在持续增长。
有一天一个乎友留言:“你怎么做到的,粉丝上万了,目前我的粉丝数量依然两位数。”
我如实回复:“我日更粉丝粘性还行,互动频繁,再也没有其它的方法。”
喜欢写,能写,虽然文章质量不怎么样,但不影响我码字的热情,而且简书平台包容性极强,不要求领域垂直,擅长什么写什么,而且编辑器也好用,除了爱锁文章。
每天记录一下生活,写个感悟,故事文居多,高兴的时候开一部系列文,自得其乐。
有一次一个文友发简信:“我看你的文章有一部分不错,我20个贝买一篇怎么样?我放到自己的公众号上署自己的名。”
开玩笑吧!我一天简书贝收入也有几十个,参加个平台活动村长也奖励100个贝,偶尔被大佬点赞或者推文,奖励一点贝也是常事。
把文章卖给别人,如同自己辛苦怀胎十个月生下的孩子送给了别人,长成参天大树还是歪脖树全看环境。
写了这么多,公开的多,私密的少,目前还没有投过稿,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收稿平台关注了好多个,再看看自己的文字差距不是一般的大,除了继续书写,别无它法。
随着写作的时间积累,我的阅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前喜欢什么读什么,目前需要什么读什么,甚至以前排斥的心理学、官场、逻辑甚至哲学也提上日程。
阅读量积累多了写起来不费劲,而书写的量够大也许能引起质变。
我始终相信每天进步一点点,量变能达到质变,我的文字早晚会见天日的。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写作也一样,长期积累最靠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