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书客子
昨日的下午,静坐于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一个座位。本只想写写笔记、刷刷网课,却还是未忍住,在文学区找到了这本比较有意思的小说。
青春体裁的小说很多,大多是一些成年人的回忆,却是实实在在与读者所在时代有一点点脱节。以前看的大多是世纪之交背景下的青春校园故事,如《匆匆那年》之流,写的真的很好,无论是故事结构还是情感表露,都很漂亮,但是大多00后在读时肯定会感到一丝丝别扭。为什么呢?就是时代的脱节,虽然就隔了十几年,但就是差了一代了。现在流行于市场的大多青春文学作品作者,查了一下,大多都是八零后作者,他们青春是在九十年代上下,那时候是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所娱乐的方式也与现在是有区别的,那时候的思想也可能与现在青春期少年并不相同。
但是,愈发思考这个问题,就会产生新的问题。文学这个东西是需要积淀的,不是你想,就会有一部人人称好的小说产生、就会立刻写出来一篇优美流畅的散文,就会怎样怎样。文学,需要时间。我们与上一代青春文学的前辈们隔了十几年,也意味着我们还有十几年的时间需要积淀。
而这本《闻青春》的作者张闻昕,不过比我年长几岁,却切切实实写出来了一部还不赖的好小说,成功的记述了她的青春回忆。不过,她却是有了时间的积淀。查了一下,当别人还是懵懵懂懂度过童年时,她已经开始接触文学这个很神奇的事物。而她,也早在2008年便出版了童话《细菌国王秘密日记》,并凭借此书一鸣惊人,获得了诸多荣誉。
而通过这本书,可以发现95后、00后等新生代作家已经出现,文学的周期性已经到来,下一个时代文学在最近几年可能就会发生新的变化。嗯,我可能也需要更加努力。虽然一本小说的构思到写作再到推广的确很难,但这个时代什么不难呢?可以靠自己喜欢的事闯出来,也不枉此生吧。
再说说这本书吧。
其实读完全本书,感觉结构是还是有似曾相识的地方。分了十八章,前面几章通过一个事件(学生会模拟联合国活动),先介绍本书中几个主要人物,使其出场并不干涩。然后,具体章节的介绍每个人。这种结构其实并不复杂,但具体的细节处理却尤为关键,如何将衔接变得天衣无缝,我觉得作者还是有待学习的。大体上都很好,一个一个的介绍,但有时候这个介绍感觉就有点唐突,铺垫的没有那么细致。同时,章节内并没有细分。如果你是一个连贯故事,可以。但是作者在写的时候还是一段一段故事来的,为什么没有章节内标题,也不知道出于怎样考虑的。
然后内容上还是很有品的意义了。曹苑、顾非、张洛、唐政阳、钟济、陆安定、吴权庆、刘凌漪……其实主要就是围绕这八个人,两个宿舍来写的,当然,每个人戏份多少是不同。
接下来就一个一个故事说吧,每本书要不然真的容易隔一段时间就忘了……
第一章就是曹苑、顾非、政阳他们几个作为校学生会成员组织模拟联合国活动的事情。个人看法,没经历过这个活动的人看这件事是有点迷糊的,当然,写的是一部完整的小说,必须考虑每件事的安排,也不做过多看法。嗯,第一幕其实就能看到这几个人的一些细节,顾非无疑是好胜的,高一发生的“美国代表”评价媒体的事,耿耿于怀,终于还是在这一次活动是体现媒体价值;而曹苑习惯听从顾非,却也有自己的坚持,政阳有领导者的风范吧,可能。
第二章介绍陆安定出场。通过顾非疏远她这一女生间的小事,也能展现出一个女孩子的细腻和女生之间复杂的关系。
第三章是高二篮球赛比赛情况,然后钟济与刘凌漪出场。爱好篮球的体育委员钟济在组织篮球赛过程中,包括球赛进行过程中十九班所展现的班级凝聚力是可以看到的。其中这一章还有两个小描写值得注意。一个是曹苑与顾非关于张洛的聊天,一个是顾非与钟济关于篮球,进而引出更深层的操场夜聊。这两段的描写,其实都扣题目《问青春》。是不是要放下看似无关的东西,如萌芽的爱情,执着的梦想却与高考无关,是不是在接下来高三一年就是灰白的单调色主导呢? 其中顾非的一段话,可能就是作者想说的。她说;“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是否活得过于少年老成。独生子女被寄予厚望,每一步都不能有任何差池,要稳稳当当地走向那个最为社会所承认的未来。特别是名校里的优等生,扫清了种种障碍,面前只有一条通往名牌大学的路,其他的路有危险,全都被遮盖起来了。但是初生牛犊就是要不怕虎啊!否则怎么叫初生牛犊呢?这是最好的时候,有家庭做后盾,有老师给予指导,有朋友,有热情,这可能是我们人生里,绝无仅有的为了理想奋力一搏的时候了!”每本书都有反映作者观点思想的关键性句子,而这就是。 本章最后,插了一小段刘凌漪与曹苑的对话,文中说,凌漪的性子是这样,与其说她冷漠,不如说她不善于与人沟通:既然说出来的话惹得别人不开心,那么索性不说。
第四章就有点接上一章最后的内容,写刘凌漪与吴权庆两个同样缺少真正朋友、不善表达的人成为了情侣。刘凌漪,本是品学兼优,却被好友误会骂成“贱人”,成绩一落千丈后体貌亦变得不太理想,在进入S中后与吴权庆成为同桌。吴权庆是个富二代,上课睡觉,下课打游戏,后面有介绍为啥他表白刘凌漪。刘凌漪是希望有个人陪伴,而吴权庆却是真的喜欢。
第五章是顾非,曹苑,唐政阳,张洛四人在暑假参加了N大的暑期语文夏令营。这一章四个人应该是都有介绍,但是还是着重写了学习优异但叛逆父亲的张洛。青春期的男孩,都以为自己可以,不再需要一个管他的人,这个时候,男孩与父亲的矛盾可能是最突出的吧。这也可能是作者写这样一个少年的灵感来源吧。还有政阳的考古理想,与母亲坦白后隐藏的矛盾点。 最后的夕阳海滨下的四人,既见证了了一场落日余晖的壮美,又通过这场旅途,收获了成长。虽然他们即将进入高三了……
第六章,考试的压力让学习好的顾非都不住落泪生病了。作文貌似跑题、成绩平平的曹苑也在一点一点进步、随心所欲在高考这只恶兽面前似乎并不起作用。顾非落下的泪,不仅是伤心,还有许多人初入高三时的迷茫。而生病感冒不也是高三常态吗?但是的确是“十二点以后,就到明天了!”什么还不能过呢。
第七章,就是钟济这个爱好篮球的学渣,也开始在少女的泪水面前思考,高三究竟何去何从了。室友的抱怨,父母的责骂,学霸的碾压,篮球的热爱……这所有到是钟济高三生活的必需品,可能大多数高三党都回面对的吧。但是又如何呢?一句我努力了了还不够吧。别人只会看你的成绩,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如何,在高三究竟经历了怎样。
第八章,刘凌漪与吴权庆的分手,简简单单开始,平平淡淡结束。操场夜恋的他们,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浪漫牵手,却是古怪的一前一后,结局可想而知。但却不止如此。 他是初次注意她在无意时的一眼相对,然后又在准备翻墙出校是,看到了那个在四下无人的深夜低声啜泣的姑娘。虽然别人评价并不高,但那是别人,他还是选择了表白,她也接受了他。顺理成章。 可惜,如原文所说“我们同样孤僻,所以相似。我把你当成自己,我想你是女主人公。但原来不是的。你的求生欲很强,你想活下去,挣脱这个泥潭。而我陷得太深,只能把你往下拽。”这个泥潭应就是属于一类青春少年的孤僻,既无交心朋友,只能坠入泥潭。所以,终究他与她还是分开。 这一段还有关于吴权庆家庭的介绍,可能也是作者写明吴这样的一点原因。从小缺少父爱,母亲又溺爱,典型商人性格的父亲在为数不多的与孩子接触过程中,都希望孩子利益至上,鄙视的说“老爷子读了一辈子书,赚的钱也没我多啊!”还是该说声可惜,吴权庆早在思想上已经偏离了父亲的规划,读了他爷爷留下的那些书后,幼小的心灵已经开始出现思想的萌芽了。他说“就让我在有趣的书里活。 只让我在有趣的书里活。”
第九章,张洛与政阳两人各自的家庭生活经历。先就是张洛与父亲二人的争吵,看似关于张洛未来的缘由,其实还是少年的反叛而已,暂时的不解与不愿接受父亲的想法,虽然也是他志愿的事。少年之心以少年笔触书写,格外清晰。然后就是政阳来寻张洛,两位少年一起打球,一起伴着夕阳慢慢落下我,思绪放远,格外青春。而后又回忆政阳年幼失父之事,也算是说明年少老成的他为何如此。 前面介绍政阳时,其实感觉没有太多笔墨,简单的几句话更显得他一种不同于其他同龄人的气质。有时候,写一个这种性格的人,可能就是需要这样描写不多,却能一眼让人明白一个人物的性格。 而后,就是写政阳与母亲之间关于考古这一志愿的矛盾,少年依旧成熟所以学会了玩个套路,先庆祝母亲生日,再做无意让母亲看到自主招生录取通知书,成功利用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不做评论,反正作者描写的很好。 当然,这之中穿插了政阳对父亲的思念,很细致,然后就不知道为啥作者就以此写了一个算很怪的点。后面再说,这一部分的最后照片事件也是一个伏笔吧。 然后就是张洛与父亲的简单和解吧。成人礼那天父亲煲的汤,虽然咸,却像眼泪一样感动了,一家人还是和和睦睦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天合照了一张关于亲情的相片。 嗯,这一章就是通过两个家庭的故事,写下来作者对亲情的理解吧。
第十章,学校体育节,解决二班与十九班在之前篮球赛的矛盾。体育节抽签,却是冤家路窄,班级组队的两班之前还准备体育节好好“干”一场的,却十分不凑巧抽在一组了。没办法,就这样压制火气进行体育节吧。然后,然后,然后两个班就好的跟一个班一样了。 中间插了顾非与凌漪的矛盾,最后顾非代替上场,却是跑的累趴下。然后跑完又引出来下一个事件,操场争论。然后又是借鼓,简单介绍了心机少年,团委副书记程北路、二班林衢与程钰。 还有苦练跳远的安定,没系统学习过终究只能得个犯规。以为顾非擅自主张帮她报了跳远就是一定要她好好跳,却不知天真的可怕。独自含泪时亦依旧只能孤单走下去。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未做过多叙述,亦是最好的处理。 然后就是最后顾非与凌漪矛盾的化解,即将选择艺考的凌漪。 这作者还是最擅长写线索,不过小说也需要,的确挺有意思的。
第十一章,曹苑与安定一起在高三翘课看偶像演出。其实前面也有交代(真的是一环套一环),安定就是因为与曹苑喜欢一个明星,才有机会加入曹苑顾非这个小团体。然后,她们喜欢的偶像来了,高三的压力并没有磨灭他们对喜欢几年偶像的热爱,甚至是狂热。我觉得这一段就真的很体现作者的女性身份了,如果是个男的作家,一定不会花费一章笔墨来写追星这件事。我猜作者或者身边好友一定有喜欢明星到狂热的。。。。。哈哈哈哈哈 。。。言归正传,这两人其实还是有共同点的,都是生活在一个并不和睦的家庭,父母吵架频繁。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却在外在表现呈现两面性。曹苑外在是乐观的,有希望的,而安定是悲观的,希望逃离的。所以两个人高考结局并不一样,前者稳定发挥,无惊无险,后者严重到甚至出现神经衰弱,进考场之前差点崩溃,最后又成功度过了高考而已。
第十二章,很有意思的一段了,写的是真的很细腻吧。顾非与张洛在成绩学习上的小小勾心斗角,却被曹苑以为张洛那个啥。。。哈哈哈,这一段真的特别小女生,形象生动展现了女生之间复杂的关系。不过是张洛注意了一下顾非在自习室学习情况,恰好回头看了一眼被钟济拉走的顾非,然后就,,,,真的是好玩,这一段。嗯,被拉走的顾非当然不会知道身边小姐妹复杂的情感曲线了,他被一个还算有点魅力的男生拉下来看圣诞节,说真的,内心没有波澜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作者在写这一段时也很有感染力吧,年少依旧成梦,拉着意中人的手,简单美好。虽然什么都没说。 一年一度的迎新晚会,一首英文歌也提醒着他们,高考越来越近,青春却真的愈行愈远了。
第十三章,几人在寒假时一起相约逛花市。顾非,曹苑,钟济,张洛,政阳安定,还有政阳在半路上遇到的权庆。这一段作者写的感觉还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懵懵懂懂的爱情感觉,也有几人在言语上的相对。嗯,也借权庆之口,介绍了几个没有选择参加高考学生的情况。权庆几人安安稳稳,苦不堪言准备托福的,热爱舞蹈的金克与钟济不太,选择追逐梦想,“温文儒雅”的黄伯格出国后的本性释放……还有单独的曹苑与张洛,尴尬的相处;孤单的安定,友情的缺少,亲情也同样遥远,她渴望逃离。
第十四章,高三最后,事情就是很多吧。先一点一点说吧。 张洛父亲生病做手术,却因孩子在这敏感时期,一直瞒着,最终在手术室前一家人的一幕,让已经长大的孩子与开始老去的父亲心紧紧相拥在一起了。“你知道,最开始我总期望去理解他。后来,我又觉得自己永远也不可能理解他。现在我觉得,可能他是不要我去理解他的……”这是张洛对政阳所说的。 还有钟济,既放弃了梦想,又不能让成绩满意。“一直以来,钟济是他们几个里最意气风发、无忧无虑的人。宿舍四个,唐政阳学究气太重,时不时爱掉个书袋子,感感时伤伤秋;张洛做题杀伐果决,做事拖泥带水,受了点挫折,闷着脸几天蹦不出个字;吴权庆时而理想得令人发笑,时而现实得令人叹气,神出鬼没,悲喜不定。唯钟济一人,怒是地动山摇的怒,悲是水势浩大的悲,笑浮于表面一一除了面对顾非,能在他脸上看到的东西,都是心里话。”原文中作者对这四人具体的看法。高三,高三,少年依旧是少年,个性鲜明。 然后就是曹苑到政阳家做客,曹母在之前在政阳手机中发现一个男生的照片,出于记者工作的敏感,到底是想请曹苑——这个不算太熟却还从小有来的小姑娘,核实情况。然后,政阳特殊的爱情观就被母亲发现了。然后,母子二人这一段争吵,可能就是本书最激烈的一段描写了(前面其实感觉都是一种青春的静谧,没有太剧烈的感情爆发与冲突)。这一部分,“剧烈的颤抖”、“不!不!不!”、“滚烫的石头滚过舌头”……一连串的感叹号,情感,语言,动作描写就真的很夸张但是并不违和,写的很好。 最后就是矛盾的政阳,与张洛的吵架,其实我感觉这种争吵是好的,释放压力的不错方式。如果像安定一样憋着可能高考也会完。还有介绍政阳在父亲去世后所居住环境,一楼一楼,看别人家的生活,对刚刚失去父亲的少年也无疑是一种心灵的锻炼吧。
第十五章,再次回到高考这个话题。没有掺杂其他过多的东西了,就纯纯粹粹的写最后的迎考。很真实,尖子生也会考差(也算为她最后失利点出来了吧),中等生的迷茫与前行(曹苑的成绩与钟济的进步),差生的挣扎(凌漪艺考道路的跌跌撞撞,最终还是有惊无险),还有一类在高考面前压力巨大的安定,二模前最终还是被医生告知神经衰弱了……就是这样的,还需要多说吗?
第十六章,最后一个月,作者也已时间做小标题的形式,记述高三最后点点滴滴。 第十七章,高考了,还是细节,毕竟作者也是刚刚高考没几年,写的都是回忆啊,,就是这样的吧 第十八章了,交代各自的结局也就结束了。曹苑比平常考的还好一点,顾非却考砸了,就是这样,叙述起来平淡无奇的。权庆这个富二代,最后家里生意应该是出事了,只能出国旅行,不过还好,凌漪选择跟随了他。钟济也选择复读,年少是的欢喜,都随着一场考试随风飘去,曹苑结束她的暗恋,顾非与钟济也只能走上不同的道路……
就是这样简单,背景在高考下,结果最后就是这样轻描淡写,各奔东西,是注定的命运安排。然而,没有前面那么多故事,这青春又有什么好念叨的呢?结局无关痛痒,过程体味所拥有的真实。
便是如此吧。
你知道,我们可以循规蹈矩地生活,生活却不会
循规蹈矩。有时它让你赢,赢得痛快;有时它让你输,输得悲惨。但输赢代表生活吗?不,生活不会在短暂的欢愉中拉下大幕,也不会在长久的痛苦后轰然崩塌。生活一脉前行,窄处快跑,宽处慢走。它会有一处结局,源流减弱消散。而在此之前,沙土巨石、清风明月、花海草原,都是风景。
顾非在等一轮朝阳。
人们赞颂他:世上最力量,最伟大。他遏止黑夜,让明月星辰都臣服,隐藏于他。
她等不到的是十七岁的落日。黄昏,他们坐在沙滩上,大张着嘴,灿金的光照耀脸庞。夜里翻滚、挣扎、积蓄的他,黎明时,喷薄而出。
于是她在等一轮朝阳。
屏幕亮,天幕暗。她摸索键盘。
朝阳破开地平线,不可一世。他嘲笑身边衰老的红霞,用年轻的步伐飞快地上升,
上升,
上升。
太阳出来了!人们奔走相告。人们醒来。人们张开双手,欢呼:新的一天!
她拉上窗帘。
她的太阳在白夜里沉睡。
唤醒他,唤醒他!朝阳傲慢地听着。
她打下第一行字——
《问青春》
(最后所记,念此书。)
现在,2018年末,其实老一代青春文学包括其他形式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并没有隐居二线,而新一代文学新人应该也是还没有充分成长,说真的,看到这样一部优秀的青春作品由一位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同龄人写出来,我的内心是触动的,我也在思考,如何成长,如何学习,在这个社会,复杂的,多变的,难以捉摸的,可以让自己慢慢积淀,学会做出来一部被人接受的作品。
白手起家,却是为时未晚吧。
2018年12月15日下午读完
12月17日下午四点记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