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始人:没有资源怎么开始第一步】
一、定义此类问题的边界
1、这不仅是做一件事,而且是要开创一件事,是从0到1的事。
2、创始人并不直接掌握核心资源,甚至他有可能一无所有。
3、他必须说服很多人参与,才能完成这个事业。
二、本节事例
1、以德意志的统一过程,阐述如何打造想象的共同体。
2、以德国与法国的恩怨,讲述塑造一个外部竞争者,对凝聚想象共同体的重要性。
3、以美墨战争中,美国只吞并格兰德河以北地区,而不是整个墨西哥,说明在故事变成现实的过程中,要懂得妥协。
三、本节金句
1、创始人思维模型,就是通过讲一个故事,来打造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事业成功的前提,先是故事的成功。
我的平话理解:想让人帮你造大船,请先告诉他大海的壮美。
2、在初创阶段,创始人最应该将团结的目标锁定在价值观最接近的人群,否则战线拉得太长,内部矛盾会太多,打造共同体的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我的平话理解:“合得来”是创始团队的基本底色。
3、凝聚一个共同体,一方面要在内部下功夫,而有一个外部对标的竞争对象,同样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
我的平话理解:集中火力,一致对外。
4、在故事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人知道在什么地方妥协,知道现实的边界在哪里。
我的平话理解:无法被消化的蛋糕,再美味也不要吃。
四、延展思考:三个历史创业团队的比较和启发
正所谓,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在本节课中,施展老师以“德意志创业团队”的创建过程为例,剖析了想象共同体对创业者的重要性。我延展其思想,想到了近现代历史上另外两个著名的创业团队:美国创业团队和中国共产党创业团队。
这三个创业团队,都同样使用了创建想象共同体的策略,都讲了让人心潮澎湃的故事,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德意志帝国已在血腥和罪恶之中烟消云散,而美国和中国却成为了新世界的两极,这是为何?他们又能给创业者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我想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试着解析一下:
1、群体优越感 VS 目标优越感
德意志的崛起,固然是得益于凭空建立起来的民族认同感。然而,这种在短时间内,靠德意志精英们不遗余力打造的“民族(群体)优越感”,也为德国在二战中的暴行创造了土壤。
事实上,希特勒的种族清洗,也是借助了民族(群体)优越感的民众基础才能实行。这种臆想出来的精英化意识导向,造成了明显的群体隔阂,是德意志最终走向毁灭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说明,“群体优越感”并不是创造想象共同体的好方式。
形成对比的是,五月花号的那群美国国父们。他们拥有相同的清教徒信仰,都怀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新秩序的期待,才能在船上制定出《五月花号公约》。
同样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也是在共产主义的大旗下,怀着“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的共同愿景,形成团队价值观,其凝聚力是有目共睹的。
这两个创业团队在创建想象共同体时,是以“目标优越感”来提供凝聚力的,而不是靠迷之自信创造出来的“群体优越感”。它们都已传承至今,这证明了“目标优越感”比“群体优越感”拥有更强劲的生命力和成长空间。
再看现代企业的创业过程,成功的创业者在打造“想象的共同体”时,也通常是以“目标优越感”来提供凝聚力。所以乔布斯才会问斯卡利:“你要一辈子卖糖水,还是跟我一起改变世界?”而不是问:“你要跟一辈子只会卖糖水的笨蛋合作,还是跟我们这群能改变世界的人合作?”
所以,从创造“想象共同体”这个层面看,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与现代企业的创业过程确实很相似。然而再下沉一个层面,从提供凝聚力的观念层面(即某种优越感、使命、愿景)上说,美国的建立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现代企业的创业过程相似度更高。
2、群体意识 VS 个人意识
民族统一的想象共同体,提供凝聚力的途径是以群体意识为主导的;而创业这种小团体作战,则是以个人意识为主导。
群体意识呈现情绪化和低智化特征,个人意识则保持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心理机制,在《乌合之众》一书有详细论述,不再赘述。
也正是因为群体意识主导了德意志民族的想象共同体,所以才需要靠《格林童话》这种看似儿戏,却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品来影响群体价值观。
再看美国创业团队和中国共产党创业团队,他们在创业初期并不是靠群体意识主导的,反而是个人意识主导。
美国创业团队靠的是清教徒的相同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则是靠马克思主义(主要载体是《共产党宣言》)的价值观,这其实都是变种的“个人意识”,并不是群体意识。
对创业者来说,尤其是中国的创业者,由于普遍缺乏精神信仰,使得价值观呈现更多元的状态。这带来了另一个困扰,多元的个人意识很难形成一个主导,也不太可能有某种特定的意识工具能同时影响甚至改变数位个性鲜明的合伙人。
因此,对于创业团队来说,直接找价值观契合度高的合伙人就成为最合理且成本最低的替代方案。由数位价值观相同的合伙人形成的团队价值观,可以使创业初期更容易发挥群体战斗力,减少内耗,提高决策效率。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以个人意识为主导的,能形成团队价值观的合伙人团队,才更有利于创业初期的稳定和发展。
3、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VS 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选择价值观契合度较高的合伙人,只是团队建设的开始。在创业的路上,必然是荆棘密布的。所以,不论团队价值观具体是什么,都必须具备高成长性。或者说,只有具备高成长属性的团队才能在事业发展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和活力。
团队是否拥有高成长性,从其对待后来者的态度上就可以分辨出来。还用历史上的德意志创业团队、美国创业团队和中国共产党创业团队举例。
前文说过,由于德意志创业团队是用“群体优越感”提供的凝聚力,就必然只能选择群体隔离和封闭,否则就会重蹈罗马帝国的后尘(罗马帝国的凝聚力也出自群体优越感)。所以,德意志精英们始终都在强调“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从而区别于其他民族和群体。
而美国从建国初期至今,总体上都展现出了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这种能力在二战中后期达到顶峰,他们疯狂的吸收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精英。这种包容开放的观念,体现在向所有人灌输“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对未来的想象共同体,“美国梦”就是最明显的表现形式。
同样的,中国共产党也在大多数时间里不遗余力的吸收认同其价值观的人,也一样在宣扬“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不过在某些历史阶段,偏离了这一理念,转而宣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个人意识也迅速滑向群体意识,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十年文革正是这一观念转变的恶果。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内核是强调存量价值,并以期这种价值可以延伸至永恒。“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则强调的是增量价值,它期待改变的力量和成长的结果。显而易见,后者才是具备成长性的,而前者不过是自以为是的意淫而已。
由此,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合伙人价值观趋同的前提下,哪怕是在创业初期,也要秉承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以稳定的核心价值观来驱动多元的个性,就像一个陀螺,中心稳定,外围高速旋转,不仅不会倒下,而且充满活力。
所以,创业者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来,欢迎成为我们”,而不是“滚,你永远不是我们”。包容和同化比竖立围墙更有吸引力。始终强调“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抱未来,敢于拥抱未来的团队,才能配得上遥远的目的地。
2019.03.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