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更喜欢的一句是“时刻准备着”。
1.
我一向不太推崇闭关修炼,除非你是颇有修为的大师,拿本秘笈冥想苦熬就能登峰造极。而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平凡人而言,修炼是该在路上的。
因为我们的惰性太嚣张了。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惶惑的瞬间?
预谋一场旅行,却没有实际规划何时启程,走哪条路线,甚至连途中的花销也都尚未积攒,最终未能成行。
认定一人为终身伴侣,却迟迟不肯给她一场婚礼,自己也懊恼,最后对方失望至极,两人竟生生错过。
有一个既定而模糊的理想,想要不顾一切去实现它,又觉得自己的能力与理想无法匹配,于是望洋兴叹。
你的理由是:我还没有准备好。
或许这样的宽慰能让你舒服点,也或许你可以感觉得到,有多少愿望是因为自己的懒惰而搁置,最后所谓的“我还没准备好”变成了一句无力的托辞——其实不是在搪塞别人,而是在欺骗自己。在别人看来,你看上去很努力,也对你的理由表示理解,并不会过多深究。而对于你自己,也终于在一场盛大的自欺中心安理得,忘却了隐隐的自责与愧悔。
人啊,总是有饮鸩止渴式的自怜情绪。
这种情绪我当然有过。毕业后整整两个月我都在家度过,如今想来,我觉得这是我最颓废的两个月。
我是在毕业后第一个月收到第一本书的邀约,催稿的人,除了编辑,还有我妈。当我沉迷于玩游戏看综艺的时候,她会询问我文章的进度,并一再提醒我截稿日期,而我,总是敷衍一笑:过几天吧,我还没准备好呢。
我是那种受环境影响极大的人,在一个匆忙规律的环境里,我会是最勤勉的那一个,而一旦进入富贵温柔乡,就像个云里雾里的瘾君子,再不知努力为何物了。
只需花几分钟翻看往期文章,就会发现这两月我出稿寥寥。“我还没准备好”,多冠冕堂皇的说辞,我说了,我妈就信了,因为她相信她的女儿一向上进,她也理解也许我真的就是灵感未到。
而我的心里是空虚的,一边空虚一遍享乐,乐此不疲,直到一天空虚到了临界点,我知道是时候自我救赎了,于是没有一点点准备,就买了北上的车票。而今,看书,面试,奔忙,一切步入正轨。
我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穷游,去闪婚,去冲动。但总要有一些明确的行动让自己向理想更靠近,因为当你说出“我还没准备好”的大多时候,你根本没有在准备,许多悬而未决的事情最终变成悬而不决。
2.
最开始在公众号写文章,完全是出于自娱自乐,不是没想过出书、当作家,而是觉得鞭长莫及——成名这回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寒门子弟,从小我就目睹和经历了太多力不从心。
于是抱着干干净净一颗心,肆意妄为写去了。不是不功利,而是功利不起,自嗨型的写作者成千上万,而我没有把握靠写字去生活。
如果问我奋斗的初衷,我一定脆生生的说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可以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可以换来更好的物质与精神资源,可以丰盛生命。只是,起初懵懂天真的写字人,还没有功利的资格。
所以,当出版编辑找到我的时候,我还如在梦中。直到书稿快要齐备,合同用印,我都依然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没有准备好以一个“生母”姿态去迎接自己的第一本单行本,没有准备好去迎接读者的期待,生怕辜负。
前些天,IP达人丹飞老师邀我进行小说创作,我惶恐之下一口回绝,再三强调自己阅历不够,还需要修炼一番。丹老师是性情中人,也一口回绝了我:不用修炼,来吧,你没问题。
然而,人生路上更多时候,是没有人不厌其烦的鼓励你或者逼你一把的,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义务。
不是没有动过写小说的念头,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夏天,当时豆瓣的小说征文大赛如火如荼,同事鼓励我参加,我也兴奋不已。观察了征文类型趋向纪实,于是大概构思了一个关于于城乡结合部少年的故事,因为我就住在城乡结合部,有许多话要说,并且暂定名《原乡草》,立志要写出一个有《白鹿原》风味的故事。
可是我并没有半点文章储备,要知道小说动辄几十万字,想一想,我就望而却步了。我告诉自己,我还没准备好,明年我一定参加!
现实是一年过去了,我的小说创作毫无踪迹。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都是虚掷的流年。这一次我不再观望。
范玮琪唱: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
回到自媒体写作的话题。当写公众号的消息传开后,我收到许多老朋友、同学的鼓励,甚至其中有许多中学毕业后就断了联系的老同学,“很久之前我也想执笔闯天下,但觉得是遥远的事,太不现实,现在我在学校教书,守着一亩三分地,每天不停的重复忙碌,但写作的想法一直没有放下。看到你独立经营的一切,我也开始坚持写博客了,有想法又能付诸实践的人最了不起,亲爱的继续加油……”
诸如此类,看完后总是心有轻颤。
我们不是没有想法,也不是不愿付诸实践,只是太过相信水到渠成,盲目无限期延长了积累过程,不知道我们其实是可以且行且成长的。
这样的成长绝非浮躁。急功近利是一个极端,“永远准备着”是另一个极端,一个太快,一个太慢,慢到静止。
若你还有未完成的梦,请即刻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