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大比起来,老二总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和懵懂无知。
前几天闲聊,说起我第一次坐校车晕得一塌糊涂,还是在八年级去Turkey Run州立公园的例行出游上。
从学校到公园的这段路上,几乎没有高速,都是local,要常常变速,时时拐弯,还要停很多红绿灯。
在大量快速高频且无规律的方位信号输入下,我的脑子无法保持平衡的状态,会产生眩晕呕吐的生病感。
记忆不会轻易放过这种痛苦的感觉,以备下次学乖点。但是,我记不清这次当监护人,是给老大还是老二。
既然是例行出游,他俩在同一个学校上过八年级,就应该都去过。为什么我的记忆里只有一次经历?
“哦,我没去。”老二轻描淡写地说。
“是Covid取消了,还是你自己选择不去?”我努力在记忆里搜索相关的痕迹。为人父母最忌讳一碗水端不平,尤其是这种可以轻易同等比较的场景。
“我没报名。” 老二没有多说,我悄无声息地舒了口气。
倒是符合他的脾性。大冬天去一个野公园里走一天,哪怕从没经历过,他也判断出无法从中找到参与的乐趣,果断拒绝。
照书养的老大事事争优,照猪养的老二个性散漫很多。
从小学起,就有好几次同学生日的邀请卡,过期之后我才无意中在他的书包里看到。问他,也没什么反应。
初中时,有一次收到老师的通知,给他报了名参加一个数学竞赛。等到竞赛结束后,我才发现学校通知他每次课后培训的内部邮件从没有打开过。当然,他没去培训,更没去竞赛。以至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担心他因为不会查邮件,错失很多机会。
昨天晚上,老二过来找我要家长签字,是一次校外乐团的演出机会,在三月的一个周六。
如果被选上,那天下午一点集合训练,晚上八点演出。
通知很紧。当天才告诉学生,报名表晚上截止。
我签完字,对他这难得的积极感到讶异,才恍然明白:老二精得跟猴似的。他想要的机会,自会努力争取;不上心的,那是压根不感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