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这话说得是掷地有声,可也不能说没有无奈。说得是风淡云轻,可也不能说没有苟且。总之,这句话对于将要死的人来说,充满了乞求、渴求和欲求。然而,对于活得好好的人来说,这句话的分量不轻,甚至是重如千斤。
前几天,一个老厂的同事去世了。半个月前,我和社区领导一起还去看过他。鼻孔插着输氧管,喉部插着吸痰管。本人已经无法表达任何需求,只在喉咙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出气声。面对于此,我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人活到这份上,我觉得,还不如早点解脱为好。对家人、对自己都是如此。
人这一辈子,区区几十年。从出生开始,“活着”就是最基本的需求。然而,作为生命个体而言,“活着”有多难,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从嗷嗷待哺到呀呀学语,从青春年少到成家立业,从事业打拼到功成名就,从神采飞扬到步履蹒跚,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生命的每一分钟都要为这种努力损耗消逝。理论上,我们可以沿着时光隧道找寻到自己任何时候的影像,但无论如何,我们肉体与大自然是有着生命期限的“契约”的。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这不是我们自己所能掌控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活着”的时候,不要逆自然而动,不要悲天悯地,利用上天给你的这点“资本”,好好为家人,为社会多尽一份心,也不枉到人间走了一趟。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战争、灾害、疾病以及意外,都有可能将这个愿望碾碎。谁都希望能够颐养天年,更有奢望好死不如赖活着。死亡也许是一个“黑洞”让人望而生畏,但生命是一个轮回,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也有着不可撼动的尊严。
所有的人对生命有着无限的渴望。他们中却有人毅然选择了慷慨赴死,他们一定是我们的革命先烈。所有的人对生命有着深深的眷恋,他们中却有人至生命于不顾,向着危险冲锋,他们一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当然,作为普通人来讲,安居乐业是最基本的需求。活着就好,无非是说,好好生活,不要瞎折腾。即便是一时陷入了困境,那也不要悲观,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社会的互助,就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但如果破罐子破摔,与环境对抗,与社会对抗,甚至与自己都过不去,其结局一定很惨。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不作死就不会死。
好好的过日子,好好的享受亲情。如果真的遇到了生与死的坎,一定要看开了。生,是伟大的,死,难道就不能也伟大吗?今年5月份,一位澳大利亚的科学家,104岁的大卫·古道尔就选择在瑞士安乐死。可以说是勇气,也可以说是他将生与死看得比较透彻了。
活着就有希望,并不一定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像我的身上插满管子的同事,像澳大利亚这位摔倒在公寓里两天都没人知道的大卫·古道尔,我倒是以为,解脱才是最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