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白鹤咀社区的公益心理课堂,看到伙伴们描述和孩子的互动时的状态,发现孩子真的是我们的老师。
当孩子需要妈妈帮助时,他不会直接把问题抛出来。孩子其实内心已经有些不安了。先搞一些无理取闹的事情,丢一个烟雾弹,试探一下妈妈怎么回应?再决定要不要说出来。
孩子本来想找妈妈说话,但是之前忍不住要对着妈妈抱怨一通,你就知道玩手机。尽管当时妈妈说,你有什么事跟妈妈说,你可以说呀,妈妈玩手机不重要,跟你说话才重要。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看起来很关注孩子。哪怕是这样,孩子他依然没有感觉到被关注到,依然没有感觉到是安全的。又躲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去了。
这时候妈妈很有耐心的跑到他的房间去抱抱他。孩子感觉到妈妈对他的信任和接纳了,才有机会把内心话说出来。
其实是自己在学校里面遇到麻烦了。书丢了,现在去买的话也买不到,借上一级的又不配套。
孩子在学校遇到麻烦,他不会直接就跟妈妈表达出来,他好像要先丢一个烟雾弹试探一下,妈妈会不会责备自己,先看一下妈妈是不是心情好还是不好。再决定自己要不要说?
当这个时候妈妈想要去问他那个书怎么找到的,怎么丢掉的,想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的时候。孩子还是不愿意说。
有时候我们会想要孩子说清楚是怎么回事,孩子他自尊心很强,竟然读书读到连书都掉了,他自己心里面可能都责备自己很多次了。他也很害怕外面的人来责怪他,所以他就会想要把这个事情推开,不再去说出来。
其实孩子会不会跟我们打开心门去说内心的话,他的心里是有一个衡量的,只有当他感觉到了安全,他才会表达出来,要不然我们真的是听不到孩子的内心话。
跟孩子互动时的接纳,信任,慈爱的那个态度,比我们所有的那些方法都更加重要。我们在那个信任和慈爱的态度里面。孩子感觉就是安全的,就是被爱的,哪怕是骂孩子,他也会感觉到妈妈的爱。
当我们处于一种隔离的状态的时候,哪怕说的话是是很正确的,却没有 温度,就像有很多的妈妈,自己活得很精致,同时把自己也包裹得很严严实实,孩子触碰不到妈妈的心,然后孩子就越来越叛逆,越来越多偏差行为。
孩子真正想要的就是想跟我们有心与心的连接。所以会做出很多的看起来叛逆的,偏差的一些行为,他只是想要去把我们的心搞痛,因为他的心都已经好痛了,却一直被忽视,所以他也会把我们搞痛,好让你知道我内心好痛。
曾经二战的时候做过一个实验,发现真正的被虐待的孩子,是那种被忽视的孩子,那孩子宁愿被父母打,他也不愿意被忽视。
被打的时候他起码还是有一个连接在那里的,父母还是在关注他的,完全都不管他,把他丢在那里的时候,他真的就随时都在恐慌,自己可能都活不下去了。
真正的很用心的去和孩子互动,哪怕是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一个握手,一个信任对孩子来说真的是最重要的。
当孩子来找我们的时候,真的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专注的倾听,陪伴孩子,哪怕是很短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