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副业项目自由职业无本创业砍柴书院史海钩沉
【揭秘】为什么CCTV新闻放完以后,总要播出他们在收拾稿子的片段

【揭秘】为什么CCTV新闻放完以后,总要播出他们在收拾稿子的片段

作者: 媛姐家庭教育咨询师讲师Jess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22:19 被阅读2次

CCTV的前身是北京电视台,在1978年更名为中央电视台(英文简称为CCTV)。

《新闻联播》是从1978年1月1日开始首播,至今已有40余年。同年年底“新闻联播”的第一位主持人赵忠祥出镜,第一代的主持人还有李娟、邢质斌、刘佳。

到1987年7月1日才从1人主播改为2人主播,从那时起,新闻联播的结尾开始出现了幕后人员的名单。换到两个人主播也有近38年之久了,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一直是双主播。

【揭秘】为什么CCTV新闻放完以后,总要播出他们在收拾稿子的片段?

后来我们发现在新闻联播片尾总会播出2位主持人在收拾稿子的片段,这个引起全民好奇。

其实原因也不外乎以下几点:

1、亲民性

《新闻联播》是一档直播新闻类节目,严肃认真,在新闻播完后主持人如果干坐着或者离位,那可真是大写的尴尬溢出屏幕。所以给出主持人收稿画面,这样让人觉得央视不是高高在上,主持人和普通人也一样的工作。

而且他们不是一直都严肃脸,整理稿的时候两人会稍有交流、微笑,作为直播节目的真实性、自然感,更加亲民,接地气。

2、人性化、感谢幕后人员

在给出主播整理稿件画面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其背后的导播控制室、屏幕上会滚动出现幕后工作人员的名单。任何一期节目顺利、成功的播出是整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才有的,作为同样辛勤工作的幕后人员,无法在台前露面,所以既表达了感谢,又能让人们看到整支团队的工作容貌。

另外光有字幕会显得单一,加入了收稿、背后团队的片段,画面感增强,字幕与画面结合,科技感、高上大、完美。

3、时间缓冲、节目过渡

新闻联播从开播以来每天19:00准时与我们见面,正常时长是30分钟。但在此过程中,由于主播的语速、临时新闻的加入,都会影响时长。为了节目能在准点结束,最后会用主播整理稿子的画面来调节时间。

这样不仅起到了时间的缓冲作用,在各个电视台切到后面的节目也起到了自然过渡的作用。

对于这个原因好多网友归类为行业“松紧带”,其实是这样的。

所谓的行业“松紧带”是指计划的新闻播完后还有一些时间,为了调节时长而插播的一组“新闻简讯”。会播放几条短新闻,数量要看具体的时间情况,等到快Ending时间,开始给主播整理稿件画面、字幕、Ending图像,至结束。

如果遇到紧急、重大新闻等特殊情况,新闻联播会延时。比如在2017年的5月份由于播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相关新闻,延长至50分钟;2008年由于播送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有关情况,新闻联播也延时了。而迄今为止延时最长达120分钟,原因是播送邓小平邓爷爷逝世相关新闻。

这些新闻的背后对于我国来说都是重大的事件,视情况而延时也体现了我国是有着人情味和民族感的国家。


另外,关于新闻联播最后播放主持人整理稿件的画面,从教育角度上来看可以当做素材:告诉孩子们在做完一件事后,比如写完作业后,书本要整理好,保持桌面干净整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最后,祝《新闻联播》越办越好,并送上关于《新闻联播》其它鲜为人知的小秘密:

1、主播的语速到底有多快?

如果翻看早前的新闻联播主播语速和现在的主播语速进行对比,你会发现语速明显加快了。据统计,五六十年代的主播语速在160-180字/分,八十年代220-240字/分,现在300字/分。

可见当今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主播的功底也越来越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测一下语速哟)

2、双主播“女左男右”的位置一直没换过?我们在看新闻的时候,都是女主播在左,男主播在右,很多年没有变过,这是为什么呢?

从视觉、设计、美学角度来说,因为央视的LOGO是定在左上方的,对于男女主播坐下来后的高度,女士更合适在左侧,男士在右,这样整个画面有留白、不跑偏、不拥挤,更和谐、更美观,《新闻联播》在对面对全国乃至国际上,也是有颜值要求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揭秘】为什么CCTV新闻放完以后,总要播出他们在收拾稿子的片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ym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