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大家对「拖延」一词,并不陌生。那,让咱们还原一下拖延的原场景。
假设现在摆在你面前有3件事情:
1.有一件明年必须要做的事情
2.看一集综艺
3. 洗澡
也许,大部分人会选择看一集综艺。因为这件事情让人放松,且不费脑子,你的大脑会分泌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奖赏激素,它的分泌能让你感到非常快乐。
虽然当你选择“洗澡”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迈出去两步(实则是不情愿),但是相比于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你心里的天平就会倾向“洗澡”。毕竟,洗澡让人放松嘛。
于是,那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你非但没有提前完成,还拖延到了第二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12847/4020d884ed78b361.png)
大数据调查发现,高达95%的人都有拖延症。
拖延就是温水煮青蛙,在舒适区待久了,就“死掉”了。
1. 做好决定的事情,拖着不行动
拖延症的本质是:延迟折扣
这个是什么说法?比起那些未来的奖励,眼前的诱惑会让他们投降,大脑中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会更想要眼前的结果。
朋友的同事,是公司的商务部主管,擅长和客户打交道。但是,他有个毛病,就是做事前不会和老板提前报备。很多时候,因为约客户的原因,上班的时候不见人。端午节那会,他谈了个客户,陪着聊业务到晚上2点。
第二天到11点才来公司,也没有提前和上司汇报。后来,他到公司后,还给批评了一顿。因为,报备的事情可以提前,但是他延时报了。后来,那个单子没谈下来。他还预支了请客的饭钱,这就让老板不是很开心。
最后,老板给了他句话:“凡事提前说,还要在客户那藏住底牌。”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12847/4159e2c3b20881ed.png)
因此,切忌拖延,拖延只会加重恐慌。
英国作家约翰逊说过:“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我们一直在推迟那些明知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
我们始终无法轻易逃逸自己的事情,相反,只要我们积极去面对,这些事情才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2. 借口是诱因
有这样一句话:“别把借口当摆烂的理由。”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些场景?
没时间了......
好累啊.......
我做不好......
合作方变卦......
是吧,你看,又在给自己找借口了!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战略不过是一张纸而已,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战略是没有用的。”
因此,不找借口,你才能对抗拖延。
小时候的书上总会有这几句话:
面对困难,你要越挫越勇。
失败了又怎样,要屡败屡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做到这件事的寥寥无几。我们会定式地认为:越挫越勇是一个正向的趋势,做到不是很难。
于是,在你尝试后,并不能做到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12847/db4ddb4e0cd0751e.png)
你有没有想起年少的壮志,如今已在青春尾巴上的你,感慨一句:理想?不就是在那时候才能实现的吗?罢了,时机已过。
你有没有在受到指责或者批评的时候,大脑快速地给自己找理由,哪怕是你给急的语无伦次?
你有没有将工作上的不愉快,按压在心中,告诉自己:不必较真,这是常态?
有了这些心路后,你的焦虑消失了吗?你的压力减少了吗?接着,你会裹挟着这些问题,还在奋力追逐更好的生活。
有一本书里写道:面对挫折和失败,人会有一套“心理防御机制”,但自发形成的这个防御机制,却不一定是积极、成熟的。
因此:愈挫愈勇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很难的。驾驶达不到预设的目标,我们就会开启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给自己找一堆借口,来保护自己。这也是人之常情,是自我的一种保护。
然而,当你选择了那些否定、质疑自己的心态后,你就会自动地屏蔽眼前的问题,问题自然也得不到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12847/34a55e0959f884e6.png)
后来,问题得不到解决,你就会越来越焦虑。你就会找到一个“借口”,掩饰那些问题。
之前的那些“一定要”,后来也变成了“并非不可”,或者你找了其他的替代途径。所以。请摆脱掉“借口”去应对问题,产生非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那样,只会让问题一直搁浅,你也只会更加的焦虑。
3. 如何不成为一名“拖孩”?
“拖孩”又名“拖延的孩子”,会拒绝持续成长。
毕竟,需要“动脑”的任务就显得特别“费劲”。一遇到困难,你的大脑就会产生“痛苦规避”的本能。所以,在面对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你的大脑是抵触的,你便会把这个任务拖到最后来完成。
这几招,可以帮助你缓解拖延症,提高办事的效率。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12847/18743acff74aaace.png)
1. 拆解任务
当我们在面对一个大任务时,我们的内心是担忧的,也会有逃避的心理。因此,拆解大任务且缩短任务与行为间的链接,就显得格外重要,
打个栗子: 你有一篇3000字的论文要写,目标是7天内写完。相信大部分人会觉得:这个任务很烧脑,总想着拖几天
可以把3000字的论文按照“开头-主体-结尾-参考文献”来分块,每日完成一定的量。并且,完成一部分,可以给自己一定的奖励。可以是吃的。也可以是一部电影。
这样,你就会给自己一定的积极心理暗示,关闭了“消极心理防御机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12847/d3bc53c1c558bb15.png)
并且,可以给自己的任务弄个进度条,方便看自己的进度。完成任务后,还会有奖励,大脑也会欣然接受。
2. 先完成后完美
记得之前的一位考研名师讲过:“一本单词书,背了大半年,还是第一个词abandon。”
所以,你会发现:这本书的折旧程度,一直在前几章,后边的都是新的。因为,大家都只会在前边几章徘徊,间接性努力地背诵几个,后边想起来又翻开。
那么,凡事都先干个5分钟,进入状态后,你就不止是干了5分钟。期间有什么打乱你的想法,可以找个小本本记下来,而不是破坏你的专注力。
如此反复,你的单词书,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背完。而在你回首时,你会有很多的成就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12847/b3bbbcbb2b7e25c9.png)
3. 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专注
关于时间管理,众所周知的便是“番茄app”,25分钟帮助你专注。
然而,据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平均能专注的时间稳定在45分钟。所以,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专注,才能更好地急迫任务。
因此,在我们想要拖延的时候,给自己一点小提示,不要让大脑的防御机制“肆意妄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12847/874cd243819bc59e.png)
4.写在最后
人无完人,绝非圣人。每个人都会有恐惧、害怕且拖延的时候,从内核去桥东这个困难,我们才能真正地解决拖延这个问题,才能进步。
拆解任务、给自己设置一个进度条、优化专注时间,都可以来应对这个逃避防御机制。
不做拖孩,从我做起。
作者:北河二,95后,理性天蝎女,分享成长小故事,专注「女生成长|读书写作|旅行记录」,用文字治愈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