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我想大家都喝过,假如你需要向一个从来没喝过茶的人描述茶的味道,你会怎么说,你觉得他是否能从你的描述中体会到茶的味道?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克里希那穆提
一、缘起
第一次听说内观,已经是数年前,之后陆续有几个朋友去参加, 回来都反馈颇有启发收获。今年五一又有个朋友去参加,回来再次向我推荐,刚好公司今年恢复了夏季高温假,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报名后,总算因缘成熟得以成行,在石家庄井陉灵岩寺内观中心完成了这次内观课程,当真是收获颇丰。
按照官网上的介绍,“内观是印度最古老的身心训练方法之一,开始是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接着练习如实观察你的身体感受来了解自身身心不断变化的本质,以发展出提高个人素质和增进生活和谐的方法。透过这方法的学习可以对治身心的烦恼,增长对自我的了解和洞察,增进对生活自然法则的了悟和分辨能力,学习过道德的生活,发展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平衡的心态。”
按照葛印卡老师的开示,内观是
“如其本然地观察实相,不加任何成见,以消解表面现相,达到究竟实相。
这不过是一种心和身的科学,一种应用科学——去了解心和身的过程与如何运作。不只是读一些有关的书籍,也不只是聆听一些开示。而是一种应用科学,你必须在你自身内的心身实验室里,去了解到底什么在发生。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心是如何被身所影响,而身又是如何的被心所影响,这种相互作用是如何进行的,这种互相往来和潜伏的流动,又是如何进行的。一些事情或其它事一直透过这整个结构在发生。去了解它,了解它,你就会开始摆脱那些使你非常痛苦的老旧习性。”
将内观传遍全世界的葛印卡老师
结合自身的实践,我对内观的定义是:【不带评判的观察身心的一切感受】。
二、新维度上的体验
井陉灵岩寺内观中心如果仅从外在形式上看,内观课程很像是监狱十日游,甚至更不自由——你的活动空间被限制在中心所在的很小范围,不能说话不能玩手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12个小时)被要求在禅堂中静坐。
静坐看似是非常简单,只是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然而真试过就知道,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作为一个已经习惯了用各种事物念头填满注意力的人,首先我面对的就是无聊和各种各样的杂念,会发现将注意力持续的放在呼吸上不走神原来是如此的不易,然后就是令人抓狂的腰酸腿痛屁股疼,及至挺过了痛如坐针毡的临界点,再结合课程的讲授的方法,我又体验到了全身无处不在的脉搏跳动,体验到了随着注意力流动周身的气,体验到了奇妙的自发功,并意外治愈了困扰已久的肩颈痛。期间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也空前的敏锐,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吃没有荤腥的粗茶淡饭也贼香。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这次课程的收获,我会说:新维度上的体验。
过去,无论我做的是什么,其实都是旧维度上的新内容而已。注意力要么完全向外,要么在回忆过去思考未来,从来没有如此长时间、主动、仔细的进入当下去觉察自己身体的感受。
然而,身体的各种感受,以及种种感受构成的体验,才是一切的基石。人类的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于眼耳鼻舌身意带来的基础感受,通过对这些基础感受进行命名和抽象,我们才形成了语言,才逐步构建起了高级的认知乃至于对整个世界的理解。
回到开篇的问题,如何向没喝过茶的人描述其味道?
这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衍生为:
如何向天生的盲人描述色彩?
如何向失聪的人描述时下最流行的乐曲?
如何让夏虫明了白雪皑皑?
答案是不能。我们不可能借由语言描述出对方从未有过的体验。
体验具有不可替代性,会为你的认知过程带来源源不断的能量,能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的,只是体验的极小一部分,而且对方还必须得有类似的体验才可能理解这极小的一部分。也因此,由亲身体验而得,才是你自己的智能。
所以,一次“新维度上的体验”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重塑认知的力量。
同时,身心的个各种感受,正是爱憎生起的诱因,然后由此制造了无数的苦恼。这也正是内观所揭示的道理。
三、内观的作用机理
贪嗔痴与痛苦循环
造成我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的,真的是那些人、事、物么?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我们所贪爱、嗔恨、执着的,实则是那些人事物所带来的感受。
心对各种感受起反应,乐受则迎,苦受则拒,从出生以来,我们便是如此,形成了快如闪电难以察觉的习性反应,心因之老是在过去和未来流转,贪爱的追求更多,嗔恨的想要逃脱,因此总是激动不安,错过了生命所在的当下此刻。然而无处不在的变化(无常),决定了终有一天贪爱的感受无法再重现,嗔恨的感受无法再逃避,苦恼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更加不幸的是,苦恼本身也是一种感受,一种让人厌恶难受的感受,它会在我们的分别心作用下,进一步被放大,形成一个痛苦循环。
一个人贪嗔痴的习性反应越是顽固,这痛苦就会越是强烈。
内观解除痛苦的机理
内观则会让人体悟到:感受只是感受,本没有好坏之分,是在我们的分别心对这些感受加上了评判之后,才产生了好恶。
当我们能静下心来如实地去观察各种感受,无论是令人愉快的还是难受的,粗重的还是细微的,贪嗔痴的游戏就被停止了,更神奇的是,你会发现原来感受也是变化的,并藉由观察感受的变化,真切的体会到“无常”。以初学者最难以忍受的腿疼为例,当我真正的接纳它,不再试图对抗逃避之后,后面的几天就不疼了(可能有人觉得那是因为双腿适应了,然而当我最后一天执着于给课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时,它就又疼了起来)。而且即便是同一次静坐同一个位置的疼痛,这一分钟和下一分钟的痛感、范围、强度也是也在不断变化的。同样的,那些令你惊喜的奇妙感受,也不是每次都会出现,即便出现了也会消失不见。
这便是无常,你会借由观察自己的身体感受直观的体验到它。
如此我们便有了跳出了习性反应的经验,从必然的苦恼中解脱了出来,虽然可能只是短暂的数个时刻,但却让我们体验到了另外一种与感受相处的方式,一种更加自由更加智慧的方式——观察而不被驱使。
这种方式的重点是训练两个核心能力:
-
<觉知力>
是指我们对身心细微感受的觉察能力。它的作用就像是雷达,帮助我们识别出身心的各种感受和反应,并向心作出提醒,前三天的观呼吸训练就是在提升雷达的工作时长和灵敏度。 -
<平等心>
是指对各种感受给予同样的态度和同等的关注。无论是愉悦的还是难受的,强烈的还是微弱的,都只是观察。愉悦的,我们可以享受但不奢望其永不消失,难受的,我们不抗拒逃避也不期望其马上灭去。如果都有,那就都进行观察。平等心就是与感受相处的新方式,后面几天的所有练习,都是在修炼这个平等心,修炼我们对这个新处理方式的熟练度。
以至于葛印卡老师在开示中明确说:内观修行的进展,只能以培养出的对感受的平等心来衡量。
“内观的所有修行都有它的目的:使我们正确的生活,尽我们世俗的义务并且保持心的平稳,自己保持安详快乐,并且也让别人安详快乐。
修行内观的目的不在体验某种特别的感受,而是要培养对于一切感受的平等心。感受持续变化,无论是粗重或是微细。这是不加选择的观察,绝不要挑选感受;接受任何自然升起的感受。 如果你开始寻求某些你所期待的,某些特别的经验,你就是在替自己制造困难,而不能在这修行之道上有所进展。这个修行方法不是要有什么特殊体验,而是要保持平等心去面对任何感受。在过去你的身体有类似的感受。现在你要练习只是觉知而不加反应,感觉任何身上的感受并保持平等心。”
随着修为的提升,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藉由这个方法亲身体悟到:
- 整个宇宙,自身内外,全都是不断地改变着。没有什么是最后的成品,每一件事物都是在因缘和合的过程中;
-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没有任何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个改变都有成因,而这改变会产生结果,而这结果又成为将来改变的原因,如此形成无止无休的因果链。
嗯,这也是2500年前菩提树下那位先圣所证悟的。
“每当心中生起不净烦恼时,身体上同时就发生两件事,一是呼吸变得不正常,二是身体内在开始产生生化反应,也就是感受。当我们能接收到呼吸及感受发出的警告,而开始去观察它们,哪怕只是片刻也好。这片刻的自我观察,可以作为外来刺激及我们所起反应之间的避震缓冲;因此我们不再盲目反应,而是保持平心静气,可以采取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正面行动。
佛陀教导的独特性在于,确认出身体的感受是贪嗔开始的关键,而且必须由此关键下手才能根除。除非从身体的感受着手,否则就只能在心的表层努力,而内心深处的习性反应仍然继续不断。藉由学习觉知自身的感受,并对感受保持平等心,在习性反应产生之处停止它,这样你才能脱离苦恼。如果你能做到不给心输入新的习性反应,过去的习性反应会自动结果,显现为感受。如实观察,它就会消失灭去。如此重复,你就能脱离苦恼。当你深入体验心与身的实相后,你将清楚心里无论生起什么,必然伴随有身体上的感受。 对于了解身心两者的实相,感受是最重要的,它也是习性反应的起始点。”
结合这些描述,很容易发现通过内观修炼平等心会让我们
【自然的做到接纳,自然的丢掉头脑中“应该如何”的剧本,自然的规避掉完美主义的陷阱】
且不说证悟佛陀的境界(我猜你也戒不掉帅哥美女火锅烤串),仅仅是上面这一点,就能化解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少无谓的内耗与烦恼啊!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对不如意,每当不如意发生,我们的心就失去平衡,开始产生负面情绪,进而痛苦。我们如何才能不产生负面情绪,不自寻烦恼?...一位完全开悟的人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就是不要逃避问题,要面对它。观察心中生起的染污不净,只是去观察,不去压抑它,也不放纵它变成有害的言行表现出来。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是中道: 就只是观察。
任何困难发生,学会观察感受的人不会陷入盲目反应。他会稍等一会儿,对感受保持觉知及平等心,然后才作出决定采取行动。这样的行动必然是正面的,因为心是平静稳定的;这样的行动是创造性的,于人于己均有益。”
四、心得
- 正确的努力方式:明晰结果,专注目标,关注模式的改良改善,全情投入,因上努力。心态平和不是说要听天由命逆来顺受,而是遇事能冷静从容,同时更要自强不息,主动去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 注意力才是根本:各项运动,特别是气功,起作用的往往不是动作本身,而是动作引导的注意力,更进一步讲,注意力的指向才是一切的根本。是否被注意力关照到,关照后的念头是正向还是负向,会对自身和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再进一步说,所有疾病根源上都是心病,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说:调心为上,外治为主,辅以食疗,万不得已才用药。
- 行善事结善缘:课程期间因为一些微小的善举结实了几位很有趣的同学,并又因之结实了千里之外的另一些有缘人,当真是体会到了缘分的玄妙,所以说尽可能去行善事就对了。
-
隐喻是最高效的沟通:以前只知道隐喻是一种很高效的沟通方式,但并不理解为什么。现在明白了,因为隐喻作用在每个人认知的最底层——感受层,而其它方式更多是在概念层面。
前者像电线,搭上就通电。后者像蓝牙,得保证设备就位、正确配对、距离OK。
五、结语
曾有人问佛陀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回答说:“最大的福祉是在面对生命的起起伏伏、兴衰荣枯时,仍能保持心的平衡。”
无独有偶,另一位先哲鲁米说“昨天的我聪明,想去改变这个世界。今天的我智慧,正在改变自我。”
“学会向内观察实相的人很快就会了解,他要为自己的痛苦或快乐负全部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