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中分享了一个被称之为“假装犯错”的教学策略,这个策略的目的就是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它不仅适用于所有年级,而且适用于所有学科。这个策略充分利用了学生喜欢捕捉老师犯错误这一特殊心理。
想想自己平时的课堂,也是经常会用到这个策略,而且每次都能很好的抓住孩子,让孩子乐在其中。
玩手指游戏时: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咕噜咕噜转转转的游戏,“咕噜咕噜上”可是我却故意往下放,孩子们立即给我纠错,“老师,你错了,这样做才是上”“啊,老师竟然错了,今天是怎么了,再来一次”“咕噜咕噜下”而我又故意往上走,引起了孩子们的哈哈大笑,“老师又错了,应该是往下走”“咕噜咕噜左,咕噜咕噜右”......就这样,我反复的让孩子纠错,孩子们也乐此不疲,在反复的游戏中,让孩子们对上下左右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在这种有趣的互动中,增进了师生情谊,让孩子们在纠错中不断关注,不断参与。
识字活动时:“昨天,我们一起阅读了《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故事,我们还认识了大老虎的大字和小狐狸的小字,现在陈老师就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看看小朋友们有没有和这两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我先来写个大老虎的大字。”说完,我故意写了个小字。刚写完,孩子们便齐刷刷的说:“老师错了,你写的是小,不是大”“哎呀,陈老师糊涂了,怎么写小了呀,小朋友真能干,都认识了这是小字,老师为你们点赞,那接下来老师把大写出来”我又故意写了个“太”字,“不对,这不是大,多了一个点”“这是太阳的太”“老师,你怎么又错了”......听着孩子们的七嘴八舌的说着,我故意说:“还真的呢,陈老师又写错了,下次陈老师一定注意,谢谢你们告诉老师”听我说完,孩子们笑的更开心了。虽然孩子们知道老师是故意的,却还是愿意和老师一起这样互动,在纠错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和谐有趣的师幼氛围。
......
不管是在什么活动中,“假装犯错”这种教学策略都会很容易捕捉到孩子,让孩子注意力集中,并很好的在老师预设的“善意的谎言”中,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