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闲聊,一个朋友苦笑道:"我网上买了一套理发工具,以后就由我老婆帮我剪发了。不出去剪发了,因为太贵了。"我说道:"你老婆会剪头发吗?剪头发不是两边加后边直接推就可以了。"那朋友说道:"太贵了,剪一次就50元。自己剪便宜点。"我说道:"在发廊里剪是差不多这个价格了,毕竟人家有技术嘛。"
我知道这个朋友自己剪也是为了省点钱,曾经我也是这样。有一次自己对着镜子把两边,后边,上边长的头发用剪刀剪一剪就完事了。后面每次对着镜子梳头发的时候,总觉得怪怪的。朋友同事看着也挺别扭的,于是我就不再自己剪头发了。
每次剪完头发就给了人家12元,总觉得划不来。不就是理一理,剪一剪嘛,难道要这么贵。后来经过天桥底下的时候,看到有些理发摊子。价格很便宜,足足便宜了一半。我就去试试剪了,只见大妈拿着推铲就咔嚓咔嚓几下就好了。我对着镜子看看,比起之前剪的有点怪怪的。回到家,妻子都对我有意见了,剪了这么难看的发型。
后来我又再次找到一家理发店,价格去到15元。在理发过程中,我发现这位师傅很认真观察了一下我的发质。他左看看,右看看。终于下手剪了,剪了差不多有20多分钟。本人的头发天生很细很疏,由于压力大,还掉了不少头发。靠近额头部分的头发有明显的一小块空地,稀疏几根在盖着,如果头发长了。会很自然露出一小块空地,发型会很难看。我也对这个发型常常略带一些自卑。
这次剪完后,我感到非常满意。这个师傅听明白了我要的效果,之前的师傅基本是不知道我要的效果的。现在照着镜子,我不会被那一块露出的空地所烦恼。虽然这个师傅收费比其他人要高一点,但是我是给的很甘愿的。
看似简单的剪发,其实里面藏着很深的人生道理。剪头发不是单单就是剪头发而已,还涉及到师傅的审美角度。当师傅的审美出问题的时候,他剪出来的发型虽然是当时候潮流兴的发型。很可能不适合这个顾客的发型。每个人的头型,发质,气质,年龄都有差别的,优秀的理发师傅就是如何设计一个适合其个人的发型,而不是一刀切。
这个审美的能力就是理发水平的关键了。也许你可以很轻松就学会剪头发的工具,但是要学会发型的选择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刚开始的那个朋友,我对他的妻子由于一定认识。她就是从省钱的目的来给丈夫剪头发的,也许这里省下了一点。在其他方面可能就付上代价了。
经济效益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剪了一个好的发型,生活工作起来心情也好。在人际关系中,好的外形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如果是从事业务类工作的,好的形象往往能带给客户好的印象。这就是一种经济效益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必要的投资,给自己的外形投资。当我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对于一些必要的花费我就甘愿付出了。
现在来谈另一个问题,关于隐形的价值问题。要当一个优秀的发型师,需要具备熟练的剪发技巧,还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对于前一个要求,只要经过重复不断练习是可以达到的。而对于后一个要求,我觉得那是一种生活阅历以及自我素养的表现。这个很难去培养,需要自己的心灵体会。
服务的价值在同行中拉出距离的就是第二部分。就好像同样是当职业运动员,有的运动员只是达到糊口生存的水平。而有的运动员却将这项运动发挥到一种艺术水平,大家看得不再是该项运动而已。观众是享受一种运动的艺术美。这种运动员身价百万甚至上亿,靠的就是那种升华的艺术带给人的心灵的享受。
再举个例子,在律师行业里面。有的律师是称为法律的搬运者,他的水平就是把法条从书上搬到状纸上。而有的律师被称为法律的艺术者,他将法律活起来了。有时候你去旁听他的法庭辩论,那是一种享受。他将呆板的法条,表达得栩栩如生。好像法律在对当事人,法官,旁听者在说话。这就是水平的差距,前面那种律师可能只能达到温饱,而后种律师就年薪上百万。
在同种行业里,收费高低不同,大部分是服务体验价值不一样的。在大排档吃饭,可能就仅仅解决肚子而已。在西餐厅里吃饭,你就不单单是解决吃饭的问题,在身心灵方面都可以得到享受。干净的用餐环境,装饰新奇的风格,优雅的名曲安静你的心灵,贴心的服务,价钱贵点也是值的的。
眼界局限的人,看重的是物质方面的益处。很少去关注隐形的益处。有的人可以花一大笔钱吃山珍海味,却不愿意花钱买一本书。不愿意去看一场有益的音乐会。当我们少买一平方的房,可能损失不大。但是多买一本书,可能就影响到一辈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