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於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
以上一段话是荀子《礼论》当中的开头,把礼节产生的原因说的很透彻,也很简单,直接!同时也把人性中所包含的天性与人类的行为需要的关系说的很明了了
人嘛,生来就是一个个体,他不是天,更不是道,与道比起来他是有很多漏洞的物而已,是天道规则下的一个小小的存在,所以说他肯定是不完美的
人存在天性中带来的东西,比如食色,那是人之大欲,是生来就存在的,是不可不承认的,也是不能不承认的,不承认这些东西,那都是虚伪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天性中所存在的一些东西而为所欲为,否则人类的社会将乱的不像样子了
这就是礼节出现的原因,圣人根据天道伦理而定人伦,定出来的这些规矩就是我们人类共同要遵守的礼节,否则在人类所具有的欲望的基础下,人类会不择手段的去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人类的社会何以安宁,何以有次序?
只要拳头大我就抢?那么还劳动干什么?那时候会咋样?女人孩子会怎么样?你欺辱别人家的,别人欺辱你家的!那么人类就真的就连畜牲也不如了!
其实我也不喜欢儒家提出来的那些过于森严的等级,但是在先秦那个时代礼乐崩坏,人伦乱的很不像样子的年代,你要不利用这个等级去压制一些现象,那国家没治理啦!
人类的欲望之门一旦打开,想要收回去是很难的,别说自己去收回去,就算利用一些强制性手段,你都不一定能把这个欲望之门重新关上,这就是必须利用礼节去约束的原因,进而一步步好转!
当然了,利用礼节去约束仅仅是一个还算得上相对不错的大环境了,因为那是群众的口水很有效果!如果稍微再不好一点,那么就得向荀子提出来的那样礼法共治了!也就是说如果用礼节不能约束你,那么就用法律去约束你,去强制性让你执行,强制性让你不可能去继续危害社会
如今的社会就是啊,法律都有那么点捉襟见肘了,因为法被物质与固化后的权力阶层控制了!
其实有很多人都是很讨厌儒家这个提法,讨厌所谓的等级制度,其实我们也可以想一想,他毕竟是2000多年前的人,人家就处在那个环境当中,是人都是有局限的,他不太可能看到一万年前的事情,也不太可能看到一万年后的事情!
比如说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十年八年之内的问题,也可能百年之内的问题都看得到,但是你想看到千年以后的问题,这太难了!以后的精神文明会达到什么程度?物质文明能达到什么程度?咱也不知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是价值观形成的主体因素!如果这些事情咱们看不到,那么咱们如何能去定义未来社会应该遵守的礼节?
那时候的礼节只能由那时代的人类去定义,当然是那时候的圣人,次一等来说是那时候的贤士,或许优秀的执政方!
儒家亦或者其他家,没有不要求各级统治者是有道有德之人的!只是人类生存现状已经很复杂了,很多时候欲望会战胜天理,所以社会没有大治!尤其是所谓的上层,毕竟上行下效啊!
比如现在的社会可以说是物质至上,很多人都知道不好,各级领导也知道不好,但是很难扭转了!让你不要太不择手段赚钱你愿意吗?让你别太不择手段往上爬你愿意吗?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愿意,而且他们的理由还很充分!细想那理由连猪狗都不如,毕竟因为那里有欲望的包裹!
更何况如今的人更会伪装,对物质更加崇尚,现状还不如古代人呢!看似小绵羊,其实大灰狼,最可怕的是法律被一些条件所掌控的更严重了!黑的变白了,因为换了皮囊!携仁义而行苟且的人达十之八九尚且不足以形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