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
江西,古称豫章,又称江右,郡治南昌,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故称得省名。
婺源说到江西,很多人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秀丽山河,庐山月,龙虎道,明月思,滕王阁,婺源烟雨朦胧三世花,三清绝美风入画。这些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拴住了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过客,也不知羡煞多少美人。
江西诗派闪耀华夏,为世人贡献不知几何诗歌,陶冶世人情操,化净天下沧桑。
婺源然,我独爱的是这片土地上走出的那些人,或英雄,或枭雄,或文人,或小民,不管身份如何,然而他们身上的那些美好的东西不会消散,美丽而持久不衰。
好山好水好人家,一方水土一方人。或许只有江西这片土地才能养育如此多的“美人”,或许只有江西这片土地才会如此包容,如此傲然。
回想江西历史星河,星光璨烂,一个个伟岸的身影缓缓走来,慢慢的讲述他们的故事。
诗歌的美,人格的美
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见证江西的田园美,山水情,而他那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傲骨向人诉说着江西人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不屈精神,让世人感慨。
黄庭坚创立江西诗派,“苏黄米蔡”的传说经久不息,沈周曰:“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由此可见书法之精妙。黄庭坚开世之先河,江西诗派巍然一体,为中华文化奉献出浓墨重彩的一笔重书。
陶渊明杨万里创造诚斋诗体,“不知春向雨中回,只到春光未苦来。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脱前人束缚而自成一家,让诗歌的美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体现。
王安石变法震硕古今,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锐行变法,虽历经挫折而失败,但其所作贡献仍足以令后人敬畏,出则入相,文以载道,荆公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儒,什么是大儒。
王安石晏殊有“北宋倚声家初祖”之誉;姜夔创立格律词派,江西文人墨客数不胜数,唐宋八家居其三,可谓极盛也。
爱国的美,热血的美
南宋洪皓出使金国,被拘十五年,不忘故土,被称“宋之苏武”。
宋末元初,江万里全家投“止水”拒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以身殉国;谢枋得一门忠烈,毁家纾难,谥号“文节”。
文天祥明清之际,八大山人朱耷、易堂九子、髻山七隐、程山七子等隐居避世。
近代已降,数百万江西男儿为国捐躯奔赴前线,抛头颅洒热血,仅兴国一县,就有八万多人参加红军,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1955年,200多位江西籍建国将军,无不诉说着江西人民所作的贡献。
他们才是最美丽的人。
艺术的美
明代汤显祖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清代蒋士铨称乾隆间第一曲家。传说居住在南昌近郊洪崖丹井的黄帝音乐大臣伶伦是音乐创始人,唐代永新县有大唐歌妃许合子。
姜夔、周德清、燕公楠、朱权、魏良辅等的音乐理论被音乐界视为“圣典”。江永所著《古韵标准》定古韵为十三部。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中国国音之鼻祖”。南唐董源、巨然首创宗画派。
宋代扬无咎墨梅在绘画史上影响深远。明末清初朱耷为绘画大师。
江西的艺术人,为世人贡献着文化的美,艺术的美。
平凡人的美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江西人为了疆域的巩固,为了华夏文明的安全,毅然决然的离开故土,迁往陌生的远方,其中不知又发生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清末,为镇压太平军,各路人马设关抽税,榨干了江西人的血汗,才最终得已攻入天京,让腐朽的大清得以苟延残喘。
改革开放后,沿海兴盛,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江西人又响应中央号召,出门打工,任劳任怨,为中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所求回报却极为微薄。他们的故乡,仍然是那副贫穷落后的模样,他们的孩子仍然只能跟他们分隔两地,享受着低质的生活。
农民工大美多彩江西,风景如画,可是最美仍然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芸芸众生。
如需转载,请私信告知。
简书江西专题征文有奖来袭:这个春天,和江西约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