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美文最美散文
苏轼涉嫌洗稿?东坡居士:拜托动动大脑,看看谁先发表

苏轼涉嫌洗稿?东坡居士:拜托动动大脑,看看谁先发表

作者: 天然农场 | 来源:发表于2023-05-07 12:29 被阅读0次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用学海无涯来形容恰如其分,能在某一方面精通已非易事,要做到既博学又精通难度实在太高,古往今来也没几个人可以达成,苏轼就是其中一个。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时期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准确来说,四十岁之前,他是苏轼,四十岁之后,他是苏东坡,东坡居士是苏轼四十岁被贬黄州时给自己取的号。

    地球人都知道,苏东坡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琴曲、庖厨、酿酒、儒释道样样皆通,所通才艺又全部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以下为不完全统计:

    文章位列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齐名;

    诗歌占据北宋诗坛半壁江山,与黄庭坚齐名;

    词作开豪放派之先河,与辛弃疾齐名;

    书法艺术跻身宋四家,与米芾齐名;

    绘画方面探索出别具一格的文人画,与文同齐名;

    在医学上,他也不遑多让,与沈括合著《苏沈良方》。

    苏东坡学识之渊博,令人叹为观止,一般的文人墨客看他,如同仰望一座高山。好比体育竞技,单项冠军让人顶礼膜拜,全能冠军让人怀疑人生。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大师,所作的一首宋词却被后人质疑剽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洗稿,这又是为何?且先来看原词:

    洞仙歌

    序: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通过序言可知,这首香艳的词来源于苏轼小时候听到的一个爱情故事:

    眉山有一位老尼姑,姓朱,九十多岁了还头脑清晰,又喜欢聊八卦,她闲坐空门无事,就豁着没有牙齿的嘴巴,给当时只有七岁的小屁孩苏轼讲了一段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当时朱师太还是红尘中的花季少女,曾去过后蜀国皇帝孟昶的宫中。那年夏天,孟昶和花蕊夫人在摩诃池上纳凉避暑,色艺双绝的花蕊夫人穿着十分清凉,将喜好女色的孟昶挑逗得神魂颠倒,忍不住伸出咸猪手,花蕊夫人媚眼如丝,欲拒还迎,侍立一旁的宫女情窦初开,也看得春心荡漾。

    此时文才风流的孟昶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当场吟诵出一首《洞仙歌》,将这个风花雪月的浪漫时刻作了文字记录:“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由于观看了现场直播,文字又是真情实录,所以感染力极强,以至七八十年后,小侍女变成了老尼姑,她居然可以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给苏轼听。

    苏轼当时还在穿开裆裤,记得也不是很全,再后来四十年过去了,苏轼偶然想起这首词,却只记得前两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于是发挥想象,再度创作,将这首词续完,全词大意如下:

    美人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般的身骨,即使炎热的夏夜,也是清爽自然。水殿里清风徐来,阵阵幽香弥漫,绣帘被吹开一角,金色月光露出头来,偷窥无罪,美人还没有入睡,她玉体横陈,斜倚着绣枕,钗横发乱,性感迷人。

    长夜多浪漫,美人的情郎辗转反侧坐卧不安,握住她的纤纤玉手,走出无声的庭院。忽见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夜已深沉,月光暗淡,星空如此浩瀚。屈指难计算,秋风几时吹来?蓦然回首中,流年似水,静悄悄的时光在变换。

    为什么苏东坡这首词被后世质疑剽窃呢?疑点便出在词序,按照常理,如果只是引用前两句也算不上剽窃,很多文人都干过类似的事情,关键是后蜀皇帝孟昶有一首《玉楼春-避暑摩诃池上作》,与苏轼的《洞仙歌》就像是亲生兄弟:

    玉楼春·避暑摩诃池上作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猛一看,这两首诗词除了字句上的变动,情节与意境都太相似了!读完孟昶的这首诗确实让人不禁怀疑苏东坡的《洞仙歌》是剽窃之作。但苏东坡聪明绝顶,其性格也是豁达率真,很难让人相信他会洗稿。

    古代既没有原创保护,又没有查重软件,确实也发生过不少洗稿抄袭事件,比如唐诗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历代就被不少诗人套用,以至于诗红人不红,大家都忽略了它的原创者姓甚名谁。

    言归正传,那么,苏东坡到底有没有洗稿抄袭呢?

    我身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资深人士,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怎样抄袭不被发现,经过认真研究,发现了这宗疑案的玄机。

    苏东坡的《洞仙歌》出自其词集《东坡乐府》,也就是说不论剽窃与否,这首宋词有个人词集出处,相当于原创首发。

    而孟昶的这首《避暑摩诃池上作》最早刊载于清朝康熙年间编修的《全唐诗》中,却无清朝以前的出处!

    这个就类似于现代做古董生意的黑心商人,明明是上周制作出来的青铜器,故意在款识上弄虚作假,冒充西周的老物件。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因此可以断定,苏东坡的《洞仙歌》是其原创作品,根本不存在洗稿抄袭,正如词序中所说,这是填补孟昶失传词作。

    苏东坡才华横溢,补出了一首绝妙好词,而后世文人骚客、吃瓜群众等好事者通过词序中的故事,见有机可乘,于是以苏东坡的词作为蓝本,改头换面,重新编辑,写了一首《玉楼春》,托名孟昶。清代文人在编修《全唐诗》时,没有仔细考证,收录了这首“孟昶之诗”,疑惑由此而生。

    无独有偶,南宋词评人赵闻礼编纂了一部叫做《阳春白雪》的词集,其中提到这样一件事:孟昶的《洞仙歌》正如苏轼所说,失传已久,但南宋军官修整成都摩诃池时,意外发现一篇刻在石头上的词作: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贝阙琳宫恨初远。玉阑干倚遍,怯尽朝寒,回首处,何必流连穆满。

    芙蓉开过也,楼阁香融千片。红英泛波面。洞房深深锁,莫放轻舟瑶台去,甘与尘寰路断。更莫遣流红到人间,怕一似当时,误他刘阮。


    这首词的前两句,与东坡词一模一样,但后面的内容却大相径庭,笔墨与意境也差远了,孟昶的水准不至如此,极有可能是南宋文人模仿苏东坡原词风格写成后,刻到了摩诃池边,给风景名胜打广告,这种事情现代人可没少干。

    现代,关于这两篇词作真伪的争论仍在继续。也有评论家承认,以苏东坡的才学,不可能去抄袭古人,反倒是刻在成都摩诃池边石头上的所谓“原作”,很像抄袭了苏东坡。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当以东坡此序为正,原作不知是什么词牌,故有“岂《洞仙歌令》乎”之说。宋人所传孟昶《玉楼春》词,即系就东坡此篇改写者。若系原作,则东坡既抄袭了,又讳言其所出,这当然是不会有的。其他的传说,如少年遇美人,以此叙自晦等等,恐皆不可信。

    说实话,优秀如苏东坡,让他写一首诗词作品,就像拧开水龙头接一杯自来水那样简单,怎么会搞抄袭这种下三滥的事情,并且还明目张胆地注明原作出处,这不相当于偷东西留下指纹嘛!

    如果实在不理解,可以换位思考一下,苏东坡本身的经典作品已经堆积如山,他有必要再去捡别人遗漏的一块石头么?

    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毫无必要!因为那个时代既没有流量,也没有稿酬,名满天下的苏学士,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可做。

    他之所以为孟昶补全词作,完全是出于一种情怀,五代跟宋朝相连,眉山离成都不远,大家都是老乡,这个忙必须要帮。

    苏东坡如果不写,那就无人能写,毕竟只有他见过当年孟昶宫中的小侍女,也就是后来的眉山老尼。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很多时候,文化就是这样在民间口口相传,与我们见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涉嫌洗稿?东坡居士:拜托动动大脑,看看谁先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mcsdtx.html